穿针效应,给回避型依恋者伴侣的启示

如果你有过穿针的经验的话,你应该就会知道,在穿针的过程中,越是集中注意力,越是容易手抖,线就越难穿进针眼,这就造成了“目的性颤抖”。在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穿针效应”


联系到我们生活中的话,那就是当你越想做成功一件事情,却越容易失败。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有一个著名的走钢丝的表演家,他表演技术很高超,从来没有失误过。到了晚年,他打算在自己退休前,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场走钢丝表演,为了隆重地给自己的表演生涯画下圆满的休止符,他邀请了许多名人和自己的亲戚朋友来见证。结果那一次,在他还没走到一半的时候,就失足掉了下去。


因为是自己的最后一场表演,他的妻子怎么劝都没办法打消他的主意,结果酿成了惨剧。


这个故事也说明了,当你越在意一件事,就会越容易有思想负担,也会越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患得患失,最后也越容易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穿针效应如果引用到你和回避型依恋者的相处中,你是不是也能受到一些启发呢?


很多时候,你是很想和回避型有更快更深入的交流,于是你会全情投入,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本来自己比较矜持的性格,现在也变得主动,总是很热情地付出,以为这样对方冰冷的心就会融化。


但是很多时候,对方并没有如你所愿,ta没有对你像你对ta那样敞开心扉。


你希望越多,失望也就越多。当你投入更多的时候,你也会相应地期待回馈得也越多,一旦没有得到,你就会焦虑,就会绝望。


事实上,和回避型依恋者的交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你想推进得更快,对方就会配合你。回避型尤其关注在时间的流逝下你的感情的变化,你是不是能够保持对ta的关注?而不是短时间之内的热情爆棚。有些回避型甚至觉得你的过分热情是另有企图的,因而会逃走。

你越是对回避型用力,越显示出你对你们关系发展的担忧,你的心情是会通过神情浮现在你的脸上的。当回避型看到你焦虑而苦恼的神情,ta会感觉到内心的不安和惭愧,这样也越容易增加ta的回避。


所以,通过“穿针效应”,你应该了解到的是,只有放平心态,从心出发,循序渐进,才能真正把回避赢到手,在此之间也多多学一点回避型的相处之道,就一定能慢慢让回避型走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