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自己都不快乐,你的孩子会快乐吗?

大象新闻记者 朱耒刚

孩子年纪小就“什么都不懂”,就“不会抑郁”?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已达到17.5%。少年已知愁滋味,切莫把他们不当回事。

如何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记者专访了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健康体检中心负责人张丽霞主任。

抑郁症与癌症、艾滋病并列为三大疾病

张丽霞主任表示,在国内,十大死因的前三名都和抑郁症有关联。而且世界卫生组织也把抑郁症与癌症、艾滋病并列为三大疾病之一。现在抑郁症的小孩儿发病率特别高。

国内流行病学的研究,我国中学生抑郁症检出率达到20%-40%。发生率高,危害性大。抑郁症有“三低”的症状,感觉脑子反应慢、迟钝了,“变笨了”,这是一种“低”;思维迟缓,觉得情绪低、高兴不起来,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不想活了,有自杀的想法,悲观消极,这又是一种“低”;还有的孩子腿不想动,总想躺在床上,啥也不想干,对啥事都没兴趣,不愿意跟人交流,这是意志活动减退,结合起来就是“三低症状”,是抑郁症的表现。抑郁症伴随的症状有睡眠不好,饮食差,有的孩子还厌学。

少年已知愁滋味,父母要正视孩子的“抑郁”

抑郁症导致了很多孩子轻者不愿意上学,自伤行为多见,重者自杀行为。

张丽霞主任说,抑郁症的成因有遗传因素,还有生物学的因素,比如神经递质的因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影响。还有的人自我调节能力弱,遇到事情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还有生活应急事件。张丽霞主任在门诊中曾碰见一个15岁的孩子自杀跳河,两次都被人救了。他就是在几个月前的一起突发事件让他觉得非常丢人,活不下去了。还有一些家庭中,父母会非常比较严厉,喜欢惩罚孩子,干涉孩子,也有的父母纵容孩子,这些都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在有的学校中,大家很在意学习成绩。导致孩子出现抑郁情绪,给父母说,父母也意识不到,还有的父母不愿意面对孩子有抑郁症。孩子给父母说的时候,父母会回避,觉得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好了,父母一直回避,孩子会越来越重。

社交问题,也是抑郁症发病很重要的原因。现在社会压力特别大,研究显示,社会支持越低,抑郁症发生率越高。

所以,在学校里,不能“唯分数论”,应该德智体美劳综合评价一个孩子。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在意人际关系,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们要增加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严格防范校园欺凌

家是最好的治愈的地方,爱是唯一的办法

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同样重要。一个人出问题了,家是最好的治愈的地方,爱是唯一的办法。家庭是要有爱,要和谐的。首先要认识到他抑郁了,接受他抑郁了,再去理解他抑郁了。“哦,原来他生病了,他抑郁了。”

孩子出现抑郁的时候,我们要找抑郁的原因。如果是学校压力引起的,孩子可能就说,我想回家待一晚上。他回家是想缓解压力,暂时让自己放松。第二天他才会有力量去再面对这个压力源。我们家长要去支持孩子,这是很重要的。孩子说我心情很不好,你能不能让我睡会儿觉,或者是能不能让我去看个电影?其实我们都可以给他支持。还有一个就是要尊重孩子,你理解他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被接纳。

张丽霞主任说,我看过的很多病人就是小朋友,他来到我们医院,就会好转很多,为什么呢?他觉得这儿抑郁的还有这么多,原来不是就我这么脆弱。家长如果在家就给他支持他就会好很多。

父母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婆媳关系都经历过了,社交关系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给孩子一些指导。父母的抑郁和抑郁反应很容易让孩子受影响,他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和模仿的。有一句话叫,“如果你的父母不快乐,你会快乐吗,你敢快乐吗?”所以说,家长的情绪控制很重要。再就是夫妻关系,家庭的环境是最重要的。我们经常会有一句话,“这个孩子生病了,这个病不在他身上。”是这个孩子把有病的家庭引到医院来的。有的孩子生病,是父母矛盾很大,甚至要面临离婚了,他潜意识里认为,“我生病了,父母不考虑离婚了吧。要给我治病,能缓解家庭的矛盾。”很多孩子生病其实也用这个功能。

对于抑郁最好的办法是早期干预预防

张丽霞主任提醒,对于抑郁最好的方法是早期干预预防。孩子稍微有苗头了,“我心情不好”,“我压力大”,这时候找心理医生和孩子一聊,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孩子就过来了,等到孩子已经形成病了,光靠心理治疗就不好调整,可能需要用药物了。

张丽霞主任和她的心理健康体检中心经常到各个学校去筛查,她表示,除了公交车公司、公安干警、老师等压力特别大的岗位,其实各行各业都需要定期做个心理健康体检。你的心理状态是正常的、亚健康,还是达到病态的边缘了。

抑郁症,你没见过,早期就不好去发现,心理健康体检就是通过健康体检去查出心理健康问题的,评出他正常、有轻度抑郁,中度抑郁还是重度抑郁。

心理测评还有别的作用,例如学生选专业,根据他的爱好、特长,会有一些兴趣偏向的测试。还有个人能力的测试,未来职业的测试。

有很多孩子有孤独症、多动症,如果早期筛查出来,早期训练,他都会好转。

有一种力量叫“父母不同意”

最后,张丽霞主任建议,家长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给孩子更多的一些自主权,从而增加孩子的自信,父母做到这一点,孩子会很健康的成长,也会很少出现所谓的叛逆期。

父母最大的误区就是不断否定孩子,用我们的权威,去对孩子指手画脚。

有一种力量叫父母不同意,其实孩子是最在意父母的话的,所以和孩子沟通要谨言慎行。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避免语言暴力。即使我们不赞成的,也可以首先给孩子一个支持,先同意再沟通。

青春期的孩子,他身体上已经成熟了,他就认为他自己已经是成人了,我要跟你同等的一个地位,我希望你给我尊重和信任。这是他一个特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成人感”,独立性特别强,希望在精神层面上摆脱家人的束缚,但是遇到问题了又想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提醒: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西区医院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记者获悉,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西区医院即将正式投入使用,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睡眠医学中心、孤独症诊疗中心、孕产期心理诊疗中心、心理健康体检中心、中医心理诊疗中心“六大中心”建设为抓手,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定位,积极构建全生命周期全病程的精神诊疗康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