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就需要与低成就需要


残疾人运动会


心理学与生活》【美】

理查德·格里格 菲得普·津巴多 著

关键词:成就需要 男孩 小提琴 产生 养育行为


成就需要——

反应实现目标目标的计划

以及工作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成就需要的强度不同

相应的人的表现也会不同

分为高成就需要和低成就需要


高成就需要和低成就需要

解释同一幅TAT图片

其结果完全不同


显示高成就需要的故事——

这个男孩学完了小提琴课

他对自己的进步感到开心

开始相信进步证明了

所做出的牺牲是值得的


要成为一个小提琴演奏家

他不得不放弃社会活动来练琴

尽管他知道继承父亲的事业

可能会挣到很多钱

但是他却愿意成为小提琴家

并用他的音乐给人们带来快乐

他坚持他的个人承诺

不管付出什么代价


显示低成就需要的故事——

这个男孩子拿着哥哥的小提琴

希望能演奏它

但他认为这浪费时间和金钱不值得

他为哥哥感到很遗憾

他放弃了快乐的事

只是练习、练习再练习


高成就需要的人更积极努力

在事业上的发展更容易超过父亲

总是愿意更努力的工作


但是当面临一项棘手的任务时

高成就需要的人会很快放弃

他们似乎是效率的需要

即用较少的努力得到相同结果的需要


成就的高低需要的产生

研究者认为父母的养育行为

带来高或低的成就需要

即成就需要的程度

在早期就已经建立了


当父母用严格的规则照料孩子

会体验到高度的成就压力

早期的父母成就压力

与长大后的成就需要呈相关

经历过高成就压力的参与者

每年要多挣1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