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危机怎么识别?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怎么高效进行?

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心理极端事件(如自杀)时有发生。

心理极端事件是中小学生在一种严重的心理失调状态下的绝望选择。这种严重的心理失调状态即是一种心理危机,会导致中小学生的情绪、认知、行为产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

如何减少学生心理危机,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这就需要在心理健康工作当中重视预防。

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是可以被识别并预防的,这就有赖于各个学校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体系的建立。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主要依托以下三大途径进行:

一是班主任与心理委员的日常观察,二是学校的心理普查,三是心理教师的辅导工作。

通过班主任与心理委员的日常观察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

班主任与心理委员是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群体,比较方便对学生进行心理的观察与关注,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将其纳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

另外,为了提高班主任和心理委员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应鼓励各个学校开展有关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识别技能的培训。

通过学校的心理健康普查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

学校的心理普查能够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的学生,发现有明显的性格异常(如极度偏执、抑郁、敏感等)的学生,要将其纳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并确定心理专兼职教师进行定期的约谈和疏导。

要进行大规模的心理健康普查,并且精准定位和预警有明显心理异常的学生,在实行当中有一定的难度。包括但不限于:筛查工具的使用,测试量表的选择,测试的时间和场地安排,数据的分析,个人和团体报告的呈现,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这些都是极为庞大的工作量!

因此近年来有不少学校开始使用寸辛云测评等心理测评工具,来解决以上的这些难题。

寸辛云测评方案是近年来由于技术的成熟以及应心理健康工作的需要而兴起的,即无需安装任何软件,直接在厂商所提供的云平台上开通账号,购买名额即可开始测评,方便快捷,用户在手机,电脑,平板,微信均可测试,不受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因为是云测评,可以支持大规模的用户同时测评,在大数据分析上,可以快速筛查出某项特征的用户群体,实时生成个人报告和团体报告,这就为学校心理老师解决了最庞大和繁杂的工作量,同时也使得定期的心理健康普查变得更加轻而易举。

通过心理教师的辅导工作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

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通过日常心理辅导也可以有效地识别中小学生的异常心理,将其纳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

学校通过以上途径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后,应组织心理教师(学校心理评估小组)对相关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个别心理辅导和评估,最后根据其严重程度来确定心理危机级别,建立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库。

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为一般心理危机,相对而言,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占较大比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心理普查或心理辅导中发现的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

2.因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学习困难、适应困难等出现轻微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心理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的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第二类为严重危机,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所占比例较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心理普查或心理辅导中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并出现明显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2.学习或生活中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明显的情绪行为异常的学生。如近期家庭生活中出现重大变故(如亲人死亡、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遭遇突发性创伤或刺激(如性伤害、意外怀孕、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等);重大考试或事件(比赛、竞赛、评比等)出现严重失败;与同学、教师、父母等发生严重人际(甚至肢体)冲突等,导致明显的情绪行为异常的学生。

第三类为重大危机,指患有严重心理障碍(如患有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等)或精神分裂症并已确诊的学生,自杀未遂或有自杀倾向的学生。

相对来说,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是极少的。但第二类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也可能会转变成第三类学生。这部分学生一旦出现危机事件,对学生和学校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学生有自杀倾向的表现:对于产生了自杀意念的学生来说,在采取自杀行动前通常会在情绪、认知和行为表现上有所变化,会产生一些旁人可辨识的自杀危险征兆或自杀求助信息。

在认知上,有自杀意念的人通常会认为他或她所面临的困境(事实上的或想象中的)是绝境,是无法逃避的、无法忍受的、无法改变的、永无止境的。因而,他们认为,自杀是唯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情绪上,有自杀意念的人通常会有强烈的孤独感、无望感、无助感、矛盾冲突感,以及希望马上结束自己生命的痛苦感的愿望。

在行为上,有自杀意念的人会以极端的、无常的方式来表现,在语言上会以失意的、灰冷的词汇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