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人突然心情变好,可别高兴太早,不一定是好事

大家都希望得了抑郁症的亲人/朋友,心情能好起来,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与激情。

但你知道吗?如果患者的心情突然变好,并不一定是好事。

虽然这可能是病情“好转”的征兆,但抑郁症的形成有漫长的周期,不会轻而易举就患上,也不会突然就好起来。

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他得的并不是抑郁症,而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

双相情感障碍又被称为躁郁症,双相代表了心境的两种极端,躁狂相和抑郁相。

患者既经历过消沉的抑郁发作,也经历过疯狂的躁狂发作或亢奋的轻躁狂发作。

在一次单相发作里,躁狂或抑郁程度先是慢慢上升,达到巅峰,再得到缓解,然后可能会转折进入另一个发作期。

躁狂发作时特征:

情绪高涨,或比往常更容易暴躁、急躁;

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格外跳跃和奔逸;

语速变快,话语变多;

非理性地高估自己的能力,极度自信;

睡眠需求减少;

无节制购物,盲目投资和轻率性行为等冲动行为增加。

抑郁发作时特征:

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

提不起兴趣,放弃喜欢的活动;

全身乏力,消极自卑;

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下降,脑子反应迟钝等;

有自残自杀念头或行为。

同时具备两种特点,应警惕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

为什么常被误诊为抑郁症?

据统计,约6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

误诊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都是以抑郁发作起病,而且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抑郁状态。

再加上有些患者在躁狂发作时,症状比较轻,或者呈一过性,持续时间很短,这就增加了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的鉴别难度。

由抑郁相转为躁狂相时,会让患者及者家属有“病情好转”的错觉,因此容易误诊。

那么,将双相情感障碍误诊为抑郁症会怎样?

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若被误诊为抑郁,单一使用抑郁药,反而会加重病情,循环加快,情绪波动性会更加明显,病情会更加难以控制。

所以,学会鉴别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很重要!

怎样区分双相障碍和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有一个与抑郁症完全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患者会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的症状,这是一种与抑郁完全相反的状态。

如果没有出现躁狂、轻躁狂症状,具备以下特征的“抑郁症”患者,要警惕患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

女性发病年龄比较早(一般在25岁以前);

有精力旺盛气质、环性情感气质以及边缘性人格障碍;

有双相情感障碍、自杀、边缘性人格障碍等家族史;

疾病发作较频繁,症状存在晨重夜轻等生物节律性更明显;

伴有激越性、非典型性和混合性等特征。

被诊断过“抑郁症”的人,并不代表不会再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所以如果有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找专业医生评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