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接触全人心理学会发生什么变化?(X女士案例之一)

——学习心理学的最大动力:成长体验

本文通过一个当事人参加心理学活动的实录,详细、清晰地显示了一个普通的人由原来对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的毫无所知,发展到产生强烈兴趣,最后决定加入心理咨询工作者队伍的成长的全过程。本文采用“X女士”来代表该当事人。她是南京某公司一位职工,大学毕业。文中所引用,是当事人的书面的原话。全文根据不同的阶段,共分为四个部分发表。下面为第一个 部分。

(一)参加“通心沙龙”以及“读书会”

1、X女士2019年12月15日参加全人心理学老学员S先生举办的地面的“通心沙龙”,参加沙龙后在调查问卷中反馈:“感觉自己找到停泊的港湾,有这么一个地方愿意为你停靠,这里没有顾虑和包袱,大家都充满了爱心,让人感觉到温暖,让我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心情有所放松,一直无人诉说的话今天得到了宣泄之处。”

——点评:“通心沙龙”是全人心理学同仁所举办的一种公益活动,是普及心理健康以及通心的理论与方法的一个主要形式。它是“全人心理学·通心工作坊”的学员的重要来源之一。从X女士的反馈看,该沙龙的举办相当成功,所以使X女士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如果没有了解之后该女士接受通心辅导之后的情况,很难体会到她所说的:“感觉自己找到停泊的港湾,有这么一个地方愿意为你停靠,这里没有顾虑和包袱,大家都充满了爱心,让人感觉到温暖,让我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心情有所放松,一直无人诉说的话今天得到了宣泄之处。”该女士在童年的经历十分严酷。她从小一直不在父母身边,被送到外婆等处养育。居无定所,曾经在一年之内换过五个寄养的地方。婴儿时期就遭受嫌弃,在一个家庭寄养时,甚至下午四点就不给吃的,因为担心她夜里会拉大便。她的大小便都没有受到过训练,一直到成年,还尿床。

2、2020年6月15日参加S先生举办的地面通心沙龙,沙龙后反馈:“之前自己内心无人诉说,现在有的放矢了,心情变化与平时的自己很不一样,以前不知道自己焦虑、害怕什么,现在全冒出来了。”

——点评:“通心沙龙”的一个内容,是轮流由参加者说出自己的烦恼,由其他人予以体验、理解和反馈。所以沙龙的参加者,每每参加,都会有被通心的感觉,原来负面情绪的强度降低。光是这一点,已经有一定疗愈作用。

3、2020年6月16日在S先生的微信群里反馈:“本人是近期在通心沙龙的受益者。感谢通心沙龙把我从痛苦中解救出来!让我从绝望之人变成有责任感的人!希望我的案例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希望大家多多参与进通心沙龙!其中奥妙只有参与了、体验了才能真正明白!再次感谢S老师!真的就像S老师说的“重生”般的感觉。”

——点评:该反馈堪称X女士初步三次参加通心沙龙之后的总结。可以看出她的收获在逐渐变大,她甚至提到了“重生”这个概念。由此可见通心沙龙改变一个人的力度。

4、2020年6月22日参加全人心理学老学员Z女士举办的线上通心沙龙,沙龙后反馈:“我是一名个案受益者,今天能在线上又认识很多有识之士,让自己对学习通心又增加了很大的动力。我发了朋友圈就有人人问我这效果就这么神效嘛?其实每个都需要心理辅导,我们在这快节奏生活忽略了自己与他人真正的沟通方式。真心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通心,从中受益,一起把通心公益事业发扬光大!

——点评:由于疫情原因,全人心理学把大量活动由地面改为线上。从她的反映看,线上的效果也不错。她已经从受益,发展到有宣传“通心”的思想。

5、2020年7月16日参加Z女士主办的线上通心读书会,读书会后反馈:“通心真的很有趣,让我觉得,人不光要心与心相通,还要察觉与对方沟通时所讲的话。更有意思的是,对于我提出来的词语,他人都没有觉察有还是没有,包括当事人矢口否认。可是为什么我还明明记得他当时说话的口气,语调,心情?怎样才能在不通过录音的情况下?很想知道通心是否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点评:“读书会”亦是是全人心理学同仁所举办的一种公益活动,是普及心理健康以及通心的理论与方法的一个形式。她认识到了学习了心理学的成果之一“通心”,与不学习的差异。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原来还有新的境界,而且是有趣的。

6、2020年7月17日参加Z女士主办的线上读书会,X女士在通心微信公众号《大爱不爱与出离心》这篇文章评论:“……所谓“出离心”就是觉察自己,追求成长,用另一个新的我来体会自己。现在体会成长是有痛苦的,所谓‘动刀兵’是在家庭原本‘风平浪静’,这时有一个人成长发生改变,与家人开始意见不合产生了矛盾,这种‘成长战争’是难以避免的。”

——点评:心灵成长的一个关键,是与原生家庭的父母的心理依赖的摆脱,她对于与“分离”有了很好的体会。

7、2020年7月17日参加Z女士主办的线上读书会,X女士在通心微信公众号《通心所能够达到的美好境界》文章下面评论:“通心所能够达到的美好境界:前面罗曼·罗兰的文摘让我想到优秀的人在一起彼此成就,相互促进。自从学习艺术与通心,我感觉自己看东西的角度也发生了改变,前一段时间,看一位初学者绘画作品,我对他一点都不了解,但他画的风景画里只有两棵大树和一排房子,但是我眼中看两棵树是两个家庭,两个都像是一个男子托举一位女子,女子手里是孩子,组成的家庭。左下那棵树是愉悦的,上面是虔诚的。包括旁边的房子也是那种大小错落,有强烈的保护欲望,安全感。包括后来他又把他孩子画的画给我看我同样能看出孩子的心境,这种以往都无法体验到的感觉甚是奇妙!”。

——点评:读书会主要是学习许老师发表的著作,以及在公众号上的文章,其内容比较丰富。她觉察到“自己看东西的角度也发生了改变……”

8、2020年8月16日参加S先生举办的地面通心沙龙,反馈:“参加沙龙后,感觉放松,很多不愿说的话也愿意分享,不舒服也释怀了些。人要有成长意识,多与他人沟通交流,会解开很多自己不理解的事情。”

——点评:再次参加S先生的地面通心沙龙,又有新的收获:“很多不愿说的话也愿意分享”。——这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有踏实的心灵成长。

9、2020年8月25日参加Z女士主办的线上通心沙龙,沙龙后反馈:“对于疫情婚使离婚激增的这个现象,应该是以前大家没有相处那么长时间,久了就导致大家的缺点都暴露出来,对方无法接受。所谓的距离产生美,过分亲密无间让人产生了厌恶。再加上多数人都像成为胜利者,都不愿意服软认输,这样架吵赢了,家吵没了。很多事情大家缺乏坦诚以待,目的是让家过好,很多人忽略了这个目的,纠结在这个过程中谁占主导地位。意见出现分歧,难免争吵,最终两败。凡事双方都有问题,想解决问题,那就要先从自我革命开始。”

——点评:当事人已经能够初步举一反三,学习“通心”之后,已经能够从“通心”的视野来看社会现象。

10、2020年8月28日参加Z女士主办的线上主题为《什么是全人心理学?》的通心沙龙,沙龙后反馈:“全人心理学受人本心理学和后人本心理学影响,经过许老师研究创新,用更加包容性、开放性、通心性的概括性词语“全人”来表达。通过解读许老师文章后才明白,心理学不单单可以解决人的属性问题,还可以领悟大道,超越一般属性上升到天人合一境界。这种不盲目崇尚已有的流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大无畏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对于外界知识保持独立人格的准则理念实则让人感动。“全人心理学”的与众不同: 全人心理学有别于其他的心理学,具体表现在其指导思想就是“通心”。并且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解决问题。自己还要不断学习许老师的全人心理学。”

——点评:到此,X女士岁全人心理学已经有良好的认识,产生了直接参加许金声老师工作坊的动机。

(未完待续。请看之二、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