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融入普校该具备哪些技能?掌握好这5大能力才是关键

又到了一年升学季,每年的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挑选更好的小学和资源穿梭于各个市区,但对于很多自闭症孩子来说,他们却连最起码能够上普通学校的资格都显得一票难求。据不完全统计,只有不到10%的自闭症孩子能上小学,即使顺利入学后,相比普通孩子,自闭症家长会面临各种各样未知的问题。尽管融合之路异常艰难,但融合教育是每个自闭症孩子家长的梦想。

孩子进入校园前,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掌握一定的基础能力,为此,我们整理了几个关键能力,家长们可着重培养。

建议准备入学或者一两年以后准备入学的家长们都可以收藏一下!

一、 自控能力

孩子遇到事情,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或者向老师/家长/同学求助;情绪偶尔爆发时,也能在其他人的安抚下尽快平静。校园是一个集体环境,也有着相应的秩序与管理,但如果孩子的干扰行为过多,经常爆发情绪,那么还是会让老师甚至校方领导感到头疼出现劝退的情况,同时孩子在班级中也会受到排挤。

所以在孩子入学之前,建议需要从这方面着重培养孩子,包括且不限于安坐、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无干扰行为及情绪调控能力等。

二、 自理能力

在校园里,每个班级都有几十个学生,并且有的老师还可能一人负责多个班级,所以很多时候老师无法事无巨细地照顾到每个人,这时就需要孩子能够独立处理自己的吃喝拉撒,按照要求做好个人卫生、桌面整理、地面收拾等等。

三、 学习能力

若孩子没有相应的学习能力,那么即便孩子进入校园学习,他的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并且还会对孩子的社交方面(与同学交往)产生影响。

而在校园中,孩子的学习普遍都是从观察老师的示范开始,在这里我们建议家长要着重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注意力。

四、 语言能力

这里所指的语言能力除了孩子需要具备常用、互动式等语言外,还需要孩子具有表达需求以及听指令的能力。

相比特教老师或家长的指令,在校园里老师的指令会相对复杂一些,同时还会有诸多环境因素的干扰,如果孩子听指令的能力较弱的话,很可能无法理解、执行老师的指令。另外,当孩子需要表达需求或遇到其他情况时,也需要孩子进行正确地表达,而不是直接发脾气。

五、 社交能力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只要孩子进入校园,在集体环境的影响下,孩子的社交能力会得到改善,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些孩子会自己玩耍,同学来找他也没反应,之后同学就会觉得无趣不再找他玩,有的孩子会很渴望与同学互动,但有可能会用不恰当的方式去接触同学,从而使同学感到不舒服或逃避。

所以在孩子进入校园前,不仅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集体规范,还需要让孩子懂得如何正确地与他人进行互动,对此家长们要着重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包括稳定的情绪、适当的回应、主动发起沟通、参与游戏等方面的能力。

自闭症儿童入学并不是一件想当然的事情,家长们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在前期进行大量的准备,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基础能力,在此基础上,家长们需要与孩子的康复老师、普校老师保持积极的沟通与配合才能使孩子更容易融入到校园中。

希望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通过后期的干预能够进入普校学习,提高自闭症孩子的升学率,让融合之路变得更加顺利一些!

#融合教育##如何给自闭症孩子做家庭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