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焦虑,很要命


睡前焦虑从哪来

1、我们给大脑设置了“一躺下就焦虑”的程序 回忆一下,当你结束一天,放下手机,躺在床上,是不是会开始不由自主地回顾这一天,对第二天的任务展开计划,甚至开始担心自己能不能睡着?

当我们重复这个习惯时,大脑不是将床、躺下的动作与“睡眠”联系在一起,而是将床、躺下的动作与“担忧”、“回顾”和“焦虑”这一系列动作,联系在了一起。

久而久之,一想到“夜晚”和“睡觉”,浮现我们脑海的并不是安详和美梦,而是那些具体的担忧,是躺在床上想睡而睡不着的焦虑双眼。

甚至,陷入“为焦虑而焦虑”的恶性循环。

2、白天没时间,只能晚上焦虑 其实人们焦虑的事情在没有被解决时会一直存在,但是白天有太多可以分心的事情,因此不会陷入消极情绪。

忙碌的白天,我们的大脑根本没有时间思考那些焦虑,但是这些未处理的担忧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延迟到了晚上,在睡前突然出现在脑海里,辗转难眠。

心理学研究指出,惊恐发作的高频时间段是凌晨1:30至3:30

3、陷入消极的自我对话,加剧焦虑感

我们的大脑非常善于思考可能性和想象结果,总会反复考虑过去的事件和与之有关的问题,试图弄清它们或想象它们有不同的结果。

若发生在焦虑的夜晚,就会演变为我们一遍遍地反省自己 我当时是不是做错了? 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这件事会对我造成什么影响? …… 这会引发无穷尽的、负面的自我交谈,不断在脑海重复紧张和恐惧,从而加剧抑郁和焦虑的感觉,这样又怎么能安心睡着

那么如何告诉它停止焦虑,好好休息呢?

1⃣暗示自己,现在是睡觉时间而不是焦虑时间 培养一些睡前习惯, 可以包括洗澡,刷牙,换睡衣,阅读,祈祷或听音乐等活动,这将有助于向大脑发出信号:“当我在做这件事,我是准备休息啦!”,从而帮助释放睡眠激素,启动睡眠反应。

2⃣在白天选个时间,听听自己内心的焦虑

3⃣引导大脑展开积极地自我交谈 当发现自己又在回忆中不停地创造焦虑并陷入消极想法时,学会自觉地评估这些想法。不执着出错的地方,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如果发现困扰自己的是过去的回忆或者无能为力的事情,告诉自己—我不可能控制所有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地责备自己,因为这又是对自己的二次伤害。

回忆快乐的事情,写下一天的成就,尝试肯定自己,祈祷未来。

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在睡前思考自己要感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