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一下,你存在投资中的从众心理吗?


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近期播出的《桃花坞》第二季中,在坞长组织坞民们开会表决是否举办一次篝火晚会以及在大家表决是否送一个人到小岛进行一夜放逐时,大家的表现真实再现了从众心理。

大家会顾及大多数人的意见,而不会简单地表达并追随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被排斥在群体之外,往往使人在社交中感觉痛苦。当然,极少数人例外,比如王传君

无数的科学实验也表明,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只有小部分人能够保持独立性,不从众。

一次,单位电梯故障,单位同事于是鱼贯走楼梯,在最前面两位同事的带领下,大家不经思索,一路跟随,直到跟到地下室的门口,才发现并不是目标中的一楼,于是又纷纷返回走到一楼。

还有一次,单位组织野外团建,在前面两位同事的带领下,集体走错了山路,随后又集体折返回来。

这不是个例,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

人为什么会有从众心理呢?

我认为,在人类漫长的生存进化史中,从众心理在一开始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比如海洋中的鱼类一群群聚居生存,保证了鱼群的生存率。再比如很多动物(包括人)都是群居动物,人多的地方使他们感觉更安全,能够一起度过难关,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那么,在投资中从众心理也是一件好事吗?并不是。投资中忌讳从众心理,而需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所以有人说,判断自己适不适合搞投资,性格很有优势,如果你一向独立思考,独立做决策,那么你做投资成功的概率反而比人云亦云的人胜率高很多。


人们从众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思考,更不愿意进行深入思考。美团的王兴说过一句话,“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简单说,不思考时,我们呆在自己大脑的舒适区,而思考时,我们需要走出舒适区,而思考得越深则距离舒适区越远。

而深层次的思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需要反复实践、反复试错和反对修正。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远不如从众来得更安全、更舒适。

投资的世界里,能够成功的总是少数,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思考, 不愿意脱离大众。

检测一下,你是否存在投资中的从众心理呢?如果你搞不清楚,不妨对照一下以下几条:

1. 生活中,你总是自己做决策还是听从大众的意见?

2. 组织会议时,你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并在大众不认可时继续坚持吗?

3. 你喜欢进行独立并且深入地思考吗?

4. 大多数人的观点是否会影响你做出自己的独立决策?

5. 你是自己选择股票/基金,还是通过家人、同事或朋友的推荐去购买?

6. 当市场大涨时,你是否倾向于立刻买进,以免错失赚钱良机?

7. 当市场大跌时,你是否倾向迅速卖出,以减轻心理负担?

8. 你买卖股票/基金时,是否进行过独立的思考或决策?

9. 你喜欢追逐热门的股票或基金吗?

10.你喜欢追逐热点新闻或消息进行投资吗?

如果通过以上几条自我检测,你一条都不占,那么恭喜你,你在投资中不存在从众心理,财富自由的大门或已向你敞开。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仅为数据、内容等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