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几个自己2:看看自己的内心

【个人感受】

为什么我们认识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呢?并不是我们刻意隐藏了真实的自我,而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多个子人格,而这些子人格的自我隔离,导致了认知偏差。

为什么我们“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大概也是因为我们身体中有两个对立的人格,他们不断斗争,哪一方占上风,就能控制我们的行为。

对于互相不知道的人格,一旦严重,是不是就会发展为像《搏击俱乐部》中那样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核心概念转述】

在每个人的身体中,有15-40个左右的“自己”,每一个子人格,都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自己。而这些子人格之间,也存在“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分为4类:不认识、认识但不关心、认识但是不喜欢、认识而且喜欢。

不认识:子人格之间会存在自我隔离,好处是避免看到一些不想看的东西,坏处当然是使人缺少自知。

认识但不关心:情感冷漠的子人格,在生活中的表现常常是一种与人疏离的性格。

认识但是不喜欢:两种对立的人格,他们往往是并存的,他们之间时刻爆发着激烈的冲突。

认识而且喜欢:这样的状况当然是最好的,当一个人格喜欢或者另一个人格时,内心会更加包容和睦。子人格想和喜欢得越多,人就越不需要压抑自己。但是坏处就是这个人可能会安于现状,不求进取。

如何判断子人格之间的关系呢?答案是:矩阵图。

通过矩阵图,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各个人格之间的关系,如果冲突多,说明心里矛盾多,自我接纳性差。


【书中案例】

有一个女孩,同时拥有高傲的男子、安静的美男子、颓废的中年父亲、40岁的烦人妈妈4个子人格,但是这4个人格却彼此不认识。

在工作狂性格的人心中,必定有一个非常追求效率和成功的主导人格,同时他也一定有一个很懒惰的人格,二者相互轻视、嘲笑,彼此讨厌。

【书中金句】

一个人的内心就是一个小社会。

【书中名人名言】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