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对这个行业会产生何种影响?

2022年12月30日22:55:16 心理 1050

2022年12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举行。本次大会采取线上直播形式,分别在北京市、青岛市城阳区设立会场,为与会嘉宾提供充分交流和展示的空间。

大会共安排了《中国心理服务机构现状与发展趋势》《心理咨询师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心理咨询行业的巨大需求和人才瓶颈》等7场主题报告以及20多场专题报告。

其中这里面最让人关心的话题,就是心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评价的过程。

自从2017年9月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以后,目前心理咨询行业是天下大乱,既无政策支持,也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也缺少相应的监管机构。

新人如何入行,成了许多人的期盼。

第二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对这个行业会产生何种影响? - 天天要闻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评价规范上,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前两天心理卫生协会发布的一则声明,更是寒了所有人的心,三会一所未能达成共识,对于心理咨询师的评定也成了泡影。

造成这个现象的分歧也不难理解,主要是大家对于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利益问题难以兼容,大家心中都有各自的算盘,都想在培训咨询师的身上获得更多好处。

在心理咨询行业市场上,最大的收入板块就是咨询师的培训。做心理咨询的不多,搞培训、课程的一堆,这个乱象至今延续至今。

第二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对这个行业会产生何种影响? - 天天要闻

部分人对于自己的心理问题讳疾忌医,不太愿意主动去做咨询,而是想通过培训学习心理学的过程来自救,这也导致了培训市场的火爆。

之前我也是这样的想法,抱有这样的态度。一开始打算从事这个职业,去了很多地方,很多机构都在割韭菜,一去就给你推销课程,到处说学这个职业很好,学了之后可以有很高的收入,以后就可以不用愁发展的事,月入四五万不是梦想。

可是后来我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被一些机构骗了以后,认识了一位比较好的老师,才真正明白这个行业的不易之处。

这位老师很善良,当我说要在机构任职时,他马上拒绝我了,说不要慌忙地从事这份职业,这个行业不太赚钱,很辛苦,先从兼职开始学起吧,等你有了足够的能力还有经验再全职做这份工作。

我非常感谢他,幸好他劝退了我,没有为了赚钱割我韭菜,当我提出高价在他那里学习时,他也没有一口气答应我,而是耐心地劝阻和对行业进行科普,仔细了解我的情况以后指明方向,我才能够在这个行业待下去。

心理咨询行业水确实比较深,不太适合新人贸然入行,先不说能不能做咨询,能养活自己都成问题。刚开始入行的时候没有来访者,也没有很多收入,会让自己在这个行业举步维艰。

第二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对这个行业会产生何种影响? - 天天要闻

正如我的老师所说,这个行业是慢工出细活的职业,你做咨询成功了,富有经验,来访者信任你,慢慢地口碑积累起来,以后才会有更多人找你咨询。

要是一开始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是做不好这份职业的。

还是得慢慢来,找个好老师做个人体验和学习,去机构好好成长,等过了三五年,就能够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

因此,第二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在我看来并不算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行业内部有太多利益纠葛,没有真正地从行业角度出发,为这个行业脚踏实地的做事情。

在法律、监管等事情没有落实以前,心理咨询行业还将迎来动荡,等行业规范以后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