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精神心理疾病,要不要和别人提起?
会不会被嘲笑?会不会不受到理解,而是被疏远和孤立?
相信很多生病的朋友们,都会时常因为这些问题而感到困扰吧。
说还是不说?
疾病情况属于个人隐私,能不能说,需不需要说,跟谁说,都应由自己来决定。
总的原则就是对自己利多弊少就说,对自己利少弊多就不说,并以人群类型进行划分。
第一类:对医生
患者需要克服「病耻感」,主动与精神科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病情。
同时,在与医生沟通的过程中,一定不要隐瞒既往病史,否则可能会诱导医生误诊,误诊就可能导致误治,最终倒霉的还是自己。
另外,因身体不适在其他科就诊时,最好如实告知医生目前的服药情况,尽量避免出现药物相互作用。
第二类:对老师和同学
要不要将自己患病的事告知老师和同学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确实很难做决定。
也许患者生病后,学习状态很不好,可能还会受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出现上课打瞌睡,容易走神等现象。
此时,如果老师不知道原因,很可能会误以为是懒散、不思进取,并作出批评与指责伤。
相反,如果老师得知患者的病情后,大多能理解并提供帮助,这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最重要的一点是:
在我们做决定前,要先了解老师和同学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和认知及他们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有没有同理心,再决定是否告知。
第三类:对公司同事
要不要将患病的情况告诉同事呢?
请三思而行!因为我们很难确定是否能得到同事的理解和支持。
所以,在没有十足的把握时,不要告诉同事自己患有精神疾病。
如果在单位因情绪低落而失声哭出来,你可以说“心情不好”“最近压力太大”等等。
谁还没有心情不好、压力大的时候呢?同事通常不会再继续追问。
第四类:对家人和亲戚
有的患者是不是也不敢和家人说,一方面怕家人担心,不想把烦恼带给他们;另一方面担心家人不理解,好不容易张开口,最后得到的确实责备。
其实得了精神疾病,最需要的莫过于家人的理解和陪伴。
及时和家人沟通是寻求帮助的第一步。
而要不要将病情告诉亲戚,取决于他们知道后,对你的病情是否有帮助。
若告知他们后,除了给他们带来惊吓外,不能给你任何帮助,还是不告诉的为好。
最后,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得了精神疾病,选择公开还是隐瞒,绝对不应该让病耻感在作祟。
一定不要否定自己,要接纳自己,患病不是自己的错,要敢于直面疾病,积极治疗疾病,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