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确诊抑郁,经历车祸、父母入院、儿子辍学,我在苦难上获新生

2022年11月01日00:32:42 心理 1424

46岁确诊抑郁,经历车祸、父母入院、儿子辍学,我在苦难上获新生 - 天天要闻

【声明:本期群友故事来源为患者投稿,后期编辑时已隐去部分可识别信息,并已获得患者公开同意,感谢支持。如有疑问或不妥之处可联系小编。患者治疗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2020年,我遭遇车祸后,患上中重度抑郁。


儿子辍学、父母入院、一连串的打击,让46岁的我陷入了人生最黑暗的低谷。


当我准备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心还是忐忑的。


于我而言是痛苦的回放,但还是决定写下来。一为纪念;二为给身处抑郁的朋友们一点警示。

46岁确诊抑郁,经历车祸、父母入院、儿子辍学,我在苦难上获新生 - 天天要闻

一次意外让我陷入了无边的深渊

我是一个家小型公司的合伙人,事业上还算顺利,当然压力也大。

时间回溯到2020年8月,因为一次意外车祸,我摔坏了左脚,不得已只能每天窝在家里休养。当时,儿子因为学业和学校环境的压力,打算辍学,经常与我针锋相对。

长期积压的挫败感涌上心头。

我开始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焦虑重重。只有黑夜时,躺在床上,我才觉得人间平等,并希望永远保持黑夜。

这种状态持续到到10月,妻子早已看出我的极不寻常。那时候我什么都不想干,饭量减少、头发昏、后脑勺发胀,整天懵懵懂懂,后背发紧发疼、出虚汗。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却感到十分悲凉。

还出现记忆力减退,发个货物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电话地址登记错了,要反复确认。

整天都只想待在家里,唯一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在手机上斗斗地主。

更不想说话,不想见任何人,尤其是自己熟悉的亲人和朋友,连父母都不想回去探望。连电话也不想接,因害怕手机响起,还把手机调成静音。

在黑夜时,有时候思路还很清晰,还能得过且过。但只要天亮了,情绪就不由自主地低落下来,一直到晚上。

渐地,越发对自己极度不满,甚至开始想到离开这个世界......

46岁确诊抑郁,经历车祸、父母入院、儿子辍学,我在苦难上获新生 - 天天要闻

46岁确诊抑郁,经历车祸、父母入院、儿子辍学,我在苦难上获新生 - 天天要闻

就算是行尸走肉,也要活在他们面前

这样暗无天日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四十多天。

在妻子的反复逼迫下,我们来到了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楼,约见了我的第一个医生,做测试、脑电图,检查近2个小时后,医生下诊断,是中重度抑郁

一开始我不明白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更想不通为什么我会得抑郁症,而且还是重度,所以一直不敢真正面对这个现实,更不敢看医生。还以为是自己心胸狭窄意志力薄弱。

通过这次正规检查发现,我大脑中能传导兴奋的多巴胺分泌量减少,所以发生抑郁。

这时,我意识到自己确实是生病了,开始接受正规治疗。

之后便开启了我的吃药生涯。记得第一次用药到30多天的时候,依然无任何反应,到40多天时,躯体症状基本缓解。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

在这段时间,母亲突然因为血糖高而住院了。而她出院后不久,父亲又因为心脏问题住进医院。

这时儿子开始正式辍学,但我也顾不上他了。
那时候,我就像一个傻子一样陪着自己的父母,带他们去看病、做检查、照顾他们,但自己内心却绝望至极,更不敢跟他们说自己抑郁了。

但他们也是支撑我活下去的动力。如果我死了,大哥能独自照顾好父母吗?我那敏感的儿子还能进行以后的学习生活吗?我的妻子她怎么办?

每当想到这些,心中那仅存的信念又会燃起一点。

我想即便是行尸走肉,也要活着在他们面前,也权作安慰吧。

46岁确诊抑郁,经历车祸、父母入院、儿子辍学,我在苦难上获新生 - 天天要闻

46岁确诊抑郁,经历车祸、父母入院、儿子辍学,我在苦难上获新生 - 天天要闻

我的心在一点一点的复活

在我服药治疗过程中,因为第一个医生开的药吃了没有反应,妻子决定让我换医生。第二个主治医生是省医科大第一医院的H主任,她给我调整了用药,先是增加剂量。

刚开始服用时,出现耳鸣,一天十几次,医生说这说明药对我起作用了,是好事,让我坚持吃。

当时疫情,买药不方便,医生建议我在昭阳医生APP上开药,寄药回家,这样坚持三周后,开始有好转,到第四周开始时,换成了其他药。一共吃了三种药,抗焦虑、抗抑郁的。

就在换药后第四周的第二天,也就是2020年12月19日下午四点十八分,我清楚记得,当时我在医院照看父亲,在出去超市购物的路上,突然感觉到头部轻松很多,心在一点一点地复活。

那天下午,我自己一个人围着龙州公园跑了三圈……

46岁确诊抑郁,经历车祸、父母入院、儿子辍学,我在苦难上获新生 - 天天要闻

回首那段时间,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给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了我。

感谢我的妻子,她的理智、耐心和不离不弃,最让我感动。

那段日子,公司的业务她全心帮我打理,在家里,她从来没有对我发过脾气,基本上是按我自己的意愿,随便我躺着趴着,料理着我的吃喝拉撒。并安慰我说,这只是生病了,没关系,会好的。

我曾设身处地考虑她,拖着一个抑郁的丈夫,一个辍学的儿子,一对身体不好的公婆,她要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内心该是多苦?

还有妻子抱回来的一只博美犬,叫做“拉拉”。

家里没人时,我一个人躺在床上,小拉拉喜欢跑来跑去,不停地吻着我的手脚,想让我带它出去,这让我感觉到自己被需要。即使心里非常不乐意出门,但也只好带它出去。这个上苍送来拯救我的精灵,陪我走过了很多很多枯燥无味的日子。

感谢我的合伙人,每当下乡送货时,都不厌其烦地催促我跟着一起去,虽然他并不是真的需要我的陪同,而是希望我能多出去走走。尽管我目无表情,一句话也不说,痛苦至极,在这样的逼迫下,还是隔三差五咬牙去了。

感谢那两位知道我出了问题的高中同学,时不时电话、微信地“骚扰”我一下。

我就这么凑合地活着......是他们,让我没有成为一个僵尸。虽然这些不是治愈我的主要原因,但至少没有让我的抑郁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46岁确诊抑郁,经历车祸、父母入院、儿子辍学,我在苦难上获新生 - 天天要闻

46岁确诊抑郁,经历车祸、父母入院、儿子辍学,我在苦难上获新生 - 天天要闻

爱自己

才能从抑郁的黑洞里把自己拉回来

就我自己而言,我认为药物解决了我的躯体的症状,让我有力量去奔跑。

而真正的康复,还是需要自己的心理建设。

医生也说,抑郁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出现的,是一个过程。

其实早在三年前,因为公司上的经营问题,我曾一度出现心情低落的情况,但自己没有重视起来。当时虽然情绪不好,仍然能靠意志控制,外人也看不出来。

发展到现在,车祸也好,儿子辍学也好,这些只是导火线,真正的问题所在,是我自己的内心,太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太高,情绪出现问题时,也没有及时去排解。

自从得了这个病后,我就开始努力了解关于抑郁方面的东西,在病情稳定后,又学习了3周的正念训练,感觉我的心成长了很多。

目前,我仍然需要吃药,医生说还要再吃半年看看,减药时也要慢慢减。而我也在春节后,开始正常工作了。

46岁确诊抑郁,经历车祸、父母入院、儿子辍学,我在苦难上获新生 - 天天要闻

我现在对抑郁的理解是自我能量的耗竭和心灵迷失。

所以,爱自己是首要的,必须找回自己,改变自己曾经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

对于轻中度抑郁 ,凭借意志和心念是能坚持正常生活和工作的。

但重度抑郁没有一定的外部环境,单凭自己是很难走出来的。因为你什么都不想干,甚至无力下床,根本谈不上意志和坚持。

但运动和规律的作息生活确实可以对抗一定的抑郁,所以我们要尽量地动起来,即使百般不乐意,最起码,这些能让我们有一定的体力对抗抑郁。

走在康复的路上,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我呼吁那些深陷抑郁黑洞的朋友们:

第一,想不开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生病了。

但千万要忍住,别尝试伤害自己。咱就得过且过,等等再说吧,即便有多么的屈辱和落魄不堪。抑郁的时候,真的是万念俱灰,生不如死。但生命只有一次,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奇迹!谁让我们是那个曾经的游泳冠军呢?

第二,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一定要接受专业精神科医生的治疗,按医嘱吃药。不试一试,你怎么确定吃药对你无效呢?

我知道,中、重度抑郁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躯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非此经历者确实难以感同身受。别人的不理解实属正常,可我们一定要原谅那个脆弱敏感的灵魂。

好好爱自己,和自己握手言和;接纳自己,接受这个有缺陷的世界。

因为,真情永存,人间值得!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