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信念:是“期望”还是“应该”?

2022年10月15日22:58:06 心理 1452

焦虑信念:是“期望”还是“应该”? - 天天要闻

生活中一直都会有焦虑向自己袭来;


不仅会来,还总是毫无章法地来。


对负面情绪摸不着头脑,是焦虑难以摆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很难内观,所以才会在问题和冲突出现的时候,将原因进行外归因;


怪人有悲欢离合,怪月有阴晴圆缺!


哪种人容易焦虑

焦虑信念:是“期望”还是“应该”? - 天天要闻

经常焦虑的是什么人?答案是自以为是的人;


当一个人把主观上的观点默认为事实时,绝大多数情况都只会走向焦虑。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有这样一个人,自幼饱读诗书,身怀将王之才,一腔报国之志,家世显赫,盛名在外,身伴佳人,手下能人异士成群。


比起主角三兄弟,不管怎么看他都有不可撼动的赢面;


就是这样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人,到最后居然一败涂地,焦虑到精神失常。


问题出在哪里?


答案是:理所应当


从一开始他就笃定,拥有这么优渥的条件,不可谓不是天选之子,理所应当的应该成就一番霸业。舍我其谁?


你是自己的主角,但不是别人的

焦虑信念:是“期望”还是“应该”? - 天天要闻

然而真正理所应当的是,所有人都会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才是主角,跟你一样。


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女生,肤白貌美,才华横溢;


一天却很生气地跟朋友说:有个男的在追我。


朋友很诧异地问道:这不是好事情吗?


女生怒道:好什么好啊,看着就晦气;说要请我吃饭,居然晚点还说什么正是下班的时间路上堵车,堵车不知道早点出发吗?更让人生气的是,请我吃饭居然空着手来,花也不知道买一束,而且他一身素装就过来了,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没等朋友说话,女生接着说道:像我这么优秀的女生,追我的当然应该是特别优秀的人。


显然,女生并不接受被一个普通人追求的事实。


大多数人的焦虑都源于不能接受。


或许你羞于承认,但一朵盛开的莲花无法决定其观赏者是温文尔雅的绅士,还是心怀不轨的流氓。


尽管你要求自己必须嫁给绅士,但他同样觉得他应该吃上天鹅肉。


你有权利拒绝所有令你不满意的人,但你无法要求所有追求你的人都让你满意;


事实上,没人有义务让你满意;


在原始社会,所有人有且只有一种义务,不惜一切代价地保证自我快乐,而不是别人的快乐。


但现在是文明社会,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什么是平等?平等是相对的,


是你希望不管什么时候看到月亮都是圆的,但你唯一可以决定的是自己什么时候去看,而不是决定月亮什么时候圆。


平等是所有人都被赋予了选择权,不是裁决权。


当你误以为自己有裁决权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体会到巨大的心理冲突,衍生焦虑;


解决焦虑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分清什么是“你期望的”,什么是“你要求的”


“我希望做到最好”和“我应该做到最好”是两个概念

焦虑信念:是“期望”还是“应该”? - 天天要闻

有一种焦虑叫做成功焦虑;就是当你有了一个目标或者愿望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必须成功绝对要求;


一位脱产考公务员的青年很气愤地找到自己的朋友诉苦:我都已经学了那么久了,刚刚做题居然还有很多基础题不会,你敢信?就这个水平我怎么能考得上?


朋友疑惑地看着他没说话;


见状青年又接着说道:你说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样下去学着一点意思都没有。


朋友见青年不依不饶,于是问道:你说学了那么久?具体是多久?


青年回答道:三个月左右;


朋友接着问道:你觉得三个月很久了吗?


青年不屑地说:三个月够了呀,翻来覆去就这么点东西。


朋友回道:那些一边工作一边考试上岸的公务员有的花了好几年,像你一样脱产考试的上岸的至少也是按年算,除此之外还有好多考不上的;你才学习三个月,有不会的题应该属于正常现象吧?


青年不以为然,继续说道:你没学过这个你不知道,这个就是些文化常识的题,根本就不难。


朋友回道:确实是,我没考过对你这个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还是不能太着急吧,毕竟大家说上岸难还是他们的道理的;


青年不耐烦地回道: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不着急?到时候上不了岸就全完了。


看着满脸焦虑的青年,朋友沉默.....


努力过,就意味着成功吗?显然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努力除了成功,还有皑皑白骨。


什么是成功?


清廉的人,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身死名正便是成功;


权势的人,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达到目的便是成功。


成功的定义标准从来都只是相对的;


而焦虑产生的真正原因,是对标准的态度;是希望,还是应该。


它直接决定你是位置;是在过程,还是终点。


当你处于“希望”的时候,路上的每一步都是通往成功的助推剂,越是行动你会觉得离目标越来越近;


当你处于“应该”的时候,路上的每一步都是成功的绊脚石,越是行动你会觉得离目标越来越远。


什么是“期望”?什么是“应该”?

焦虑信念:是“期望”还是“应该”? - 天天要闻


阿尔伯特·埃利斯说:谁也不能肯定你一定会取得成功,而且也不会仅仅因为你自己非常喜欢成功,你就一定会成功。


保持这种信念的人,会在遇到一丁点小挫折的时候思考,成功不了怎么办,长期处于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焦虑。


有目标和追求本身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把期望变成了应该,就会产生焦虑。


期望是什么?是怀揣着神秘的向往努力登上那座山,在山的那一边散发着诱人光芒的海。


应该是什么?就是你要求翻过那座山就一定能看到那片海。


但经过长途跋涉,绝大多数人自始至终都没有见过那片海。


只剩下不相信大海的人和抱怨没有看到海的人。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