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系统督导师」CBT取向网络督导

2022年10月14日18:38:09 心理 1795

「注册系统督导师」CBT取向网络督导 - 天天要闻


心理督导是协助从事心理相关职业人员的提升工作能力与心理素质提升的一种工作模式。学习者在有经验督导者的指导帮助下完成心理工作、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过程。


督导是心理咨询师获取职业资格的前提,也是心理行业的同行们分享临床知识、澄清思路、提升技巧的学习过程。心理咨询师需要滋养和“充电”,持续、定期接受督导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D-21-039)——苏艳丽老师,具有多年临床与教学经验,专业方向为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及精神障碍的评估、诊断与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苏老师临床案例丰富实战性强,擅长在督导中协助咨询师深入理解来访者问题、调整工作方案策略、突破临床困境。

01

督导特色

临床经验丰富,实战性强:资深的医院心理治疗及高校教育工作者,具有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注重提升咨询师的理论和咨询实务能力。

案例储备充实,可操作性强:长年在医院从事心理治疗工作,拥有扎实的案例储备,熟练运用实际可操作的CBT方法和技巧,尤其擅长儿童青少年临床诊断及干预。

高校兼职教师,擅长教与授:两所高校兼职教师,担任《儿童精神病学》、《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教学,擅长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技术、理论变为可以吸收和运用的知识,传授给你。

CBT取向,个案概念化运用:通过CBT的结构化和个案概念化的理解及运用,帮助咨询师直面阻碍,深入理解来访者问题。从而调整工作方案策略,突破临床困境,为来访者提供高效的心理咨询。

督导风格

指导+示范,拓展思路

在督导过程中,不仅会对督导问题和方向给予指导,还会根据提供的逐字稿,将关键“提问/回应”进行“扣细节式”督导。优雅从容的状态,温和亲切的语言,仿佛再现苏老师的咨询现场,帮助咨询师身临其境更好的领悟,拓展思路,培养新视角。

理论+案例,提升胜任力

规范严谨的CBT督导模式,将CBT知识与案例紧密结合,由点到面拓展学习,夯实理论基础,熟练运用CBT技术及个案概念化,逐步提升咨询师的胜任力。

稳定安全的学习,温馨相伴

10次为一轮、形成封闭稳定的学习团队,温馨的团队氛围让成员拥有归属感。通过讲解示范,分享讨论,梳理学习心得,夯实督导收获,在咨询师成长之路相伴同行,不再孤单。

督导师简介



「注册系统督导师」CBT取向网络督导 - 天天要闻

苏艳丽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D-21-039)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

陕西省突发事件心理援助队副队长

陕西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成员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委员

陕西省性学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预防医学会学校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委

陕西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精神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委

陕西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

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西安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西安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


经过国际积极心理治疗、中德认知行为治疗、中美认知行为治疗师督导项目、中德儿童青少年家庭治疗、哀伤辅导、叙事治疗、正念减压等心理治疗专业的系统培训。现任西安医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师,担任《儿童精神病学》、《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教学。

督导设置

1、适合人群: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精神科医生、身心医学医生、社工等,以及有意向申请成为注册心理师/助理心理师的从业者。

2、督导形式:网络团体督导(封闭式的连续督导,开始后不再增加人员)

3、招募人数:20人/轮

4、督导频次:10次为一轮,每次督导一个案例(认知行为疗法取向的个案)

5、督导时间

10月17日、10月24日、10月31日

11月7日、11月14日、11月21日

11月28日、12月5日

12月12日、12月19日

每周一晚19:30-21:30

备注:以上时间为暂定时间,如遇特殊情况会调整通知,请关注最新动态。

6、收费标准:

单轮价格:2200元/轮/10次,中途退出或请假不予退费。

7、督导时数证明:督导结束后,按照实际参加督导的时数,可获得苏艳丽老师签名、注册系统认可的团体督导时数证明。

(注:如有需求,联系报名助手可预约个体督导。)

往期督导成员收获

苏老师对青少年临床诊断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收获非常大。

学习到很多硬通货,受益匪浅。了解CBT,对心理咨询多了一份热爱。

对评估诊断有更深理解,对青少年儿童个案的概念化有了很多体验。

获得了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干预方法,CBT概念及框架的理解与运用。

对CBT咨询的结构化和家庭作业的布置有了新的认识,老师对逐字稿的督导让我很受益。

对认知行为治疗基础部分重新学习,个案概念化进一步巩固,CBT更加专业化。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