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存在入园焦虑,应该怎么办?

2022年10月13日21:07:34 心理 1460

一、基本情况

乐乐是一位生理年龄5岁半,发展年龄4岁半的男孩,认知、感知觉、动作、语言领域发展基本与发展年龄相符,较差的是社会性。在社会性领域孩子处于37-42月。孩子非常喜欢小汽车,和妈妈的情感依恋十分亲密,之前小朋友尝试过上幼儿园。

二、问题描述

自闭症儿童存在入园焦虑,应该怎么办? - 天天要闻

幼儿分离焦虑非常严重,刚开始入园与妈妈分开时撕心裂肺的哭闹,必须由老师抱上楼,进教室后断断续续哭闹时间可持续一小时。幼儿新到幼儿园,不熟悉老师和小朋友,对新环境不适应,缺乏安全感。

入园后妈妈比较担心孩子情绪,在幼儿园逗留时间长,要等老师带孩子上楼后才离开。妈妈描述幼儿有过一年的幼儿园学习经历,当时在幼儿园的一年时间里,每天都是哭闹的,曾经那段幼儿可能在幼儿园不愉快的经历现在对让孩子十分排斥幼儿园。

三、目标行为

孩子和妈妈分开之后在老师的安抚下能尽快平复自己的情绪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来。

自闭症儿童存在入园焦虑,应该怎么办? - 天天要闻

四、干预过程

1.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人员,减少对幼儿园的未知和恐惧。

第一周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所有区域,增加对幼儿园的了解,其次通过故事告知幼儿关于幼儿园的一日流程,早上要到幼儿园,中午在幼儿园吃饭午休,下午吃饭后放学就可以回家,再者从认知上帮助幼儿增加对周时间和日时间的观念,教会孩子一周有七天,周一到周五要上课,周六和周日休息,孩子掌握周概念后能理解哪天上学哪天休息,情绪有一定好转。

自闭症儿童存在入园焦虑,应该怎么办? - 天天要闻

2.取得家长配合

幼儿曾经有过一年独自上幼儿园的经历,一年时间里每天早上是全家最害怕的时间,每个人使劲浑身解数劝说诱导,希望可以顺利送幼儿入园,所以在后面的沟通中,告知家长幼儿已经了解时间,上学前告知幼儿今天周几,放学后就可以回家了,其次让送幼儿入园的家长送到后立即离开,不要在幼儿园逗留,以免增加幼儿的哭闹时间,在家长的配合下,幼儿的看到家长离开后哭闹时间有缩短。

3.建立伙伴关系

在幼儿所在班级里为幼儿找到了两个非常有爱心和耐心的小男生作为幼儿的伙伴,在老师引导下两名小伙伴很关照幼儿,不管是上课还是活动他们都会带领幼儿一起参与,幼儿感受到了来自小伙伴的快乐,每天还会和小伙伴们比赛明天谁会来的早,第二天幼儿来的早的时候小伙伴们都会给与夸奖,老师也会奖励代币,幼儿入院后哭闹时间明显缩短。

自闭症儿童存在入园焦虑,应该怎么办? - 天天要闻

4.每天给孩子带上安抚物,让安抚物陪伴幼儿度过这段时间。

孩子很喜欢小汽车,在每天接孩子的时候老师提前准备好,拿着小汽车去接小朋友,当小朋友拿着小汽车的时候情绪能得到一定的安抚和缓解,这时再去转换孩子注意力相对而言要简单一些。后面逐渐撤销安抚物,正常入园。

六、干预结果

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幼儿哭闹时间已明显缩短,维持在三到五分钟,经疏导后情绪也能很快恢复。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