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紧张、害怕、心烦,这就是病吗?

2022年10月11日20:21:20 心理 1974

说到焦虑,大众普遍的理解多是紧张烦躁,坐立不安,心神不宁,莫名其妙地担心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

但大多数人并不能很深刻地理解,到底什么是焦虑,焦虑是不是病呢?

焦虑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焦虑状态并非都是不好的,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可能产生焦虑。

焦虑、紧张、害怕、心烦,这就是病吗?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焦虑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警觉性,加强思维,从而调动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知识因素去解决问题,因此焦虑并不可怕。

如果遇到困难没有焦虑情绪反而不利。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焦虑如果过了度,反而会导致效率的下降,妨碍我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这种焦虑是不良的。

焦虑、紧张、害怕、心烦,这就是病吗?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那当我们出现焦虑时怎么样去应对呢?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焦虑,不要过分的恐惧它,接纳和允许自己会有焦虑。

不要试图去控制它,有时候转移注意力,忽视它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越急于去控制,那它对你的影响就越明显。

焦虑、紧张、害怕、心烦,这就是病吗?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其次,当你感到焦虑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

学会放松,不要被焦虑掌控,周末节假日,还可以约上好朋友一起出去转转,接触接触大自然。

尽量做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转移注意力,抛开工作的烦恼。

焦虑、紧张、害怕、心烦,这就是病吗?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但如果焦虑的情况持续存在,而你自己无法调节,而且让你感到很痛苦,说明焦虑可能已经朝着病态发展为焦虑障碍,就需要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寻找帮助。

那么,焦虑症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焦虑症,是以长期的心情烦躁不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常伴有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震颤和烦躁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但相关医学检查也检查不出什么病变来;

焦虑、紧张、害怕、心烦,这就是病吗?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其紧张或惊恐的程度与现实实际情境明显不协调。

无原因、无预兆地突然发生心悸,气透不出,担心心脏病发作,担心失控,有强烈的恐惧感,但经过身体检查又没有明显的异常,约半小时后会自行缓解。

如果你有以上这些症状表现,且经医生确诊,确实是焦虑症,那你就应该引起重视了。焦虑症与焦虑是不同的,焦虑症是一种心理障碍状态,需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焦虑、紧张、害怕、心烦,这就是病吗?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那么,我们该怎么抗焦虑治疗呢?

焦虑症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等方法,一般我们医生会根据患者类型的不同、病期的不同症状来选择相应的治疗,以期达到提高临床治愈率、使临床症状消失和恢复患者社会功能的目标。

焦虑、紧张、害怕、心烦,这就是病吗?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其实,在抗焦虑治疗当中,还有一种非药物治疗办法,那就是物理治疗,比如说经颅刺激治疗技术,它通过线圈产生高磁场,在脑内特定区域产生感应电流,使神经细胞发生去极化,从而产生功能改变。

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通过它的治疗,患者心情烦躁,寝食难安,精力不集中等症状是可以得到不少改善,临床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的效果。

焦虑、紧张、害怕、心烦,这就是病吗?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现在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上升,患焦虑症的机率越来越高,希望大家在正确认识这类精神疾病的同时,也能积极接受相关的治疗。

我是精神科夏主任,如果你有失眠焦虑困扰,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来帮你。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