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精神心理疾病吗?

2022年10月11日11:52:02 心理 1873

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精神心理疾病吗? - 天天要闻


焦虑有害无利?

洁癖就是强迫症

经常表扬孩子聪明能培养其自信心?

网上的心理问卷可诊断精神心理疾病?

......


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精神心理疾病吗? - 天天要闻


10月10日

是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

精神卫生专家为大家解答

最常见的心理健康知识

(文末附广东省心理援助热线)



▍指导专家

贾福军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


☞ 洁癖就是强迫症?

强迫症的特征是强迫观念,强迫行为或者两者兼有。

• 强迫观念是反复出现,持续的,激发焦虑的侵入性的念头、画面或冲动。

• 强迫行为是患者感到被驱使而反复执行的特定行为或仪式行为,以减轻或预防由强迫观念产生的焦虑。


尽管有些人经常做某些重复行为,但是判断是否强迫行为通常取决于社会功能和感受性的影响。如果洁癖只是本人比较爱干净,有时不清洁也不会产生焦虑痛苦情绪,并且清洁的观念和行为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持续时间短,不会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那就不是强迫症。


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精神心理疾病吗? - 天天要闻


☞ 焦虑是有害无利吗?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体验。那焦虑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吗?其实,情绪本身不分对错。


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意义,能充分地调动身体的各项机能,提高反应速度和警觉性。生活中的压力无法避免,每个人都具备学习与成长的能力,并在一次次的经历中逐渐成为最好的自己。



☞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能经常表扬孩子聪明吗?

经常使用“笨”和“聪明”,有可能成为孩子身上的标签,让他们误以为考试是为了展示自己聪明,这一目的可能会影响考试的心态,如果我考不好,就代表我不是聪明的。


这种情况下,学习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或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常常会使用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来证明自己


如果在考试中很难获胜,那他们可能会采取避免失败的策略,如考试来临前疯狂玩游戏而非去学习,以此想告诉他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屑做罢了。与“努力复习却失败了”相比,因“不复习而失败”更能自我安慰,忽悠别人。


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精神心理疾病吗? - 天天要闻



☞ 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精神心理疾病?

“测一测你的抑郁程度”,“性格测试”,“测试你的人际关系”,“测试你是哪种气质类型”......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精神心理疾病?


但事实上,是否有精神心理疾病,不是靠网上的问卷测出来的,而是由专业人员诊断的。心理疾病的诊断需要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员收集各种信息做出诊断。


心理测验的结果对诊断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辅助作用,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无法单凭一个心理测验结果就下定论,心理测验是一种工具,服务于诊断,临床诊断需要综合其他评估信息才能做出。


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精神心理疾病吗? - 天天要闻



☞ 精神心理疾病服药好转后,可以自行减药吗?

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因反复自行减药或停药导致病情复发的情况,许多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也经常观察到,并被形象地概括为“吃三堑不长一智”


具体而言,就是许多病人在首次或多次治疗后,在病情有明显改善或接近痊愈时,往往自作主张,减药或者停药,病情迅速发生恶化或复发,以致不得不重新治疗。


此前的治疗未达到痊愈疗效,这就使重新治疗的难度大了许多。我们一定要坚持一个治疗原则——遵从医嘱,全程治疗。


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精神心理疾病吗? - 天天要闻



☞ 微笑抑郁症,也应重视!

陈女士的丈夫生前是一个温柔善良、热心、工作能力强的人,身边的人对其评价都不错。一个看起来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的人却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从顶楼一跃而下。


在他去世后,他收起的精神科病历单及他手机中写满他内心煎熬的备忘录才被发现:原来这个平时笑脸迎人的男人背负了那么多的痛苦和压力。他的笑容只是由于工作需要,这种“微笑”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成为情绪的抑郁。


有时候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碍,是很难看出来的。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会用一层微笑和乐观掩盖自己,他们可以正常地社交、工作,但并不代表他们是真正的快乐。


如有心理困惑

或感到焦虑、抑郁

可拨打以下热线

↓↓

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精神心理疾病吗? - 天天要闻

参考文献:

1.陈祉妍,王雅芯,明志君,等.《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商务印书馆,2021.





编辑 | 周艳梅 责编 | 张秀丽

通讯员 | 粤卫信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