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焦虑障碍

2022年10月10日21:08:10 心理 1944

焦虑是人的本能,但能排解焦虑却是一种本领。



2022年10月10日是第3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该疾病日的设立旨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共同关注心理健康、关心精神疾病患者,合力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抑郁、焦虑还是不断困扰着现代人,成为人们急需破解的困境。


“焦虑”离焦虑症,到底有多远?



你会经常感到焦虑吗?有没有曾因为这些事而感到焦虑?


  • 下班了,可是手头的工作还没做完,急得饭吃不好,觉睡不着,焦虑;
  • 与朋友或同事闹了矛盾,担心之后彼此间很难和谐相处,焦虑;
  • 定了很多计划,但是完成的没几样,很怀疑自己,焦虑;
  • 工资上涨的速度,赶不上消费的速度,入不敷出,焦虑......


这样看来,似乎焦虑成了我们生活常态。流行病学数据显示,80%-90%的焦虑症患者发病年龄在35岁以前,高峰年龄在10-25岁,总的来说就是年轻人多焦虑。

那么当代年轻人到底在焦虑什么?


“丧文化”“快乐肥宅”“自杀式单身”“空气式恋爱”“佛系社交”,这些大火的流行词汇都从某些方面折射出年轻人的焦虑。根据社会调查,最让年轻人焦虑的事情 Top 3 分别是:人生目标、物质金钱和事业。翻译一下就是:没目标、穷、还做着不喜欢的工作(膝盖扎扎实实中了几箭)。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焦虑障碍 - 天天要闻

当代年轻人焦虑的原因


所以说,焦虑是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的体验,但正常的焦虑是建立在现实情况之上的,且我们自己可以明确焦虑的来源。


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状态则不同,这种非正常的焦虑是没有充分的理由,且经常出现莫名其妙的持续性精神紧张,惊恐不安,或常伴有躯体不适。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焦虑障碍 - 天天要闻

焦虑、焦虑状态、焦虑障碍的区别


焦虑、抑郁是常见的心理问题。国内一项多中心、大样本调查显示,综合医院就诊患者中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校正患病率分别为8.6%、12%、4.1%,能达到上述任一诊断的患病率为16.5%。


焦虑症可能会引起患者过度的沉思和强烈的忧虑,他们总是反复思忖自己犯下的错误,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充满挫败感。有时,恐慌、无助感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并伴随心悸、头晕和胃痛等。


“无法描述”,焦虑症有多可怕?


Katie Crawford,2016年毕业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美术研究所。作为一个从小就遭受焦虑症折磨的患者,她说:“试图向一个正常人描述清楚精神疾病的症状,就好比向盲人描述颜色。”她放弃用语言,拿起相机自拍下了这一系列令人震惊的照片,向人们描述自己的症状。

那些不能用语言描述的绝望、窒息;那些在内心翻涌的苍白、无力在图片中女孩的束缚、孤独、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焦虑障碍 - 天天要闻

摄影:Katie Crawford


临床上,焦虑症可分为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和社交焦虑/社交恐惧三种表现形式。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焦虑障碍 - 天天要闻

各种焦虑障碍的主要特征


第一、焦虑患者往往“祸不单行”


研究发现,焦虑障碍的共病率很高,可以同时共病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精神障碍。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焦虑障碍 - 天天要闻

焦虑障碍的共病率


第二、焦虑症患者容易失去“自我”、“去社交化”


焦虑症容易导致职业、社会或人际交往功能的损害甚至丧失,影响日常生活,出现难以解释的躯体症状和(或)强迫思维、强迫行为。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焦虑障碍 - 天天要闻

焦虑或抑郁中的常见症状


想要“自救”,如何打败焦虑症?



如果存在焦虑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节,通过合理饮食、睡眠充足、适当运动、学会倾诉、拓宽视野、丰富精神生活、保持乐观、记录生活中的快乐片断,症状严重当及时求医等多种方式预防抑郁。


1心理疏导


简单的心理沟通、疏导、交流,对于焦虑障碍的患者有一定效果。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能单纯只依靠心理疏导就能解决掉焦虑症。


2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根据药物受体的不同分为抗焦虑药物和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目前使用最多的抗焦虑药物有苯二氮卓类和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而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包括化学结构不同的抗抑郁药物等,不过需根据焦虑障碍亚型的临床特点个体化用药。


3定期复查


为了预防焦虑症反复发作,一定要在医师的监督下长期服药,定期复查。在坚持治疗后,逐渐减少药物用量或者停用。不要在治疗前期发现病情好转后,就自作主张半途而废不继续治疗或者间断治疗。


焦虑是人的本能,但能排解焦虑却是一种本领;如果久久无法排解,请及时就医,规范诊治。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打败“焦虑症”,因为“你担心的事情一件也不会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文源.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试行本)[C]// 全国焦虑障碍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 2009.

[2].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在焦虑些什么?

[3]. 吴文源等,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31): 2174-2181.

[4]. 何燕玲等,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调查. 中华内科杂志.2009; 48(9): 748-751.


本文来源: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本文作者: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