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我调试,驱散心理“阴云” |世界精神卫生日

2022年10月10日16:02:35 心理 1587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除了身体

我们更要注重对心灵的呵护


做好自我调试,驱散心理“阴云” |世界精神卫生日 - 天天要闻


“精神内耗”这个词最近频频出现在大家视野中。


你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中,过于苛责自己,不知不觉走进“纠结、较劲、反复思索”的怪圈。人们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就会处于一种“内耗”的状态。


偶尔为之,不必过于在意,倘若长此以往,就要小心了,这样的状态会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认清它们,并做好自我心理调适,对于驱散心中的“阴云”、保持良好心态来说十分重要。


认清这些情绪的“坏天气”


焦虑

在遇到压力、困难、挑战、危险时,我们会出现担心、紧张、不安、烦躁、恐惧等情绪,这就是“焦虑”,它是人类最普遍的情绪之一。


适度的焦虑对人是有利的,它可以让我们保持一定的紧张水平,激发内在动力,同时,能适度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有利于应对各种应激源,做事效率更高。


通过适宜的行为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后,焦虑也会随之缓解,这是一种正常反应。但如果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如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俗称焦虑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


焦虑障碍的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会出现一些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失眠,以及运动性不安。它与正常焦虑情绪的不同之处是焦虑泛化,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成为病理性焦虑。


中国首次全国成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终生患病率为7.57%,12月患病率为4.98%。


常见焦虑症有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分离焦虑等。


抑郁

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它可能出现在许多种疾病中,也更可能和每个人都发生关联。


我们通常会用“抑郁”来描述负性的感受,比如,难过、悲哀、沮丧等。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可能会遇到一些不顺心或者压力大的事情,表现出闷闷不乐、心情不愉快、难过等抑郁情绪。


这种抑郁情绪通常由外界的客观原因或者事件导致,往往是一过性的,当事情结束了,情绪就会恢复,也不会对日常的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造成明显影响。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它是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三低”,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


还有一部分患者也合并一些躯体症状,比如,失眠、食欲降低或者体重降低等,还有头疼、乏力、头晕以及各种身体不适的感觉都可能出现。


抑郁症除了有抑郁情绪,也可能合并有焦虑情绪等。


负面情绪让身体很受伤


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如生气、悲伤、恐惧、忧郁、敌意、猜疑、自责等,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负面情绪可对全身各个器官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负面情绪可能引发的疾病包括:口腔溃疡、高血压糖尿病、甲亢、胃肠疾病、心脏病、妇科疾病、皮肤疾病等。


此外,这些不良情绪也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结果,可能引发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问题、社交不良、幸福感降低等。


驱散“阴云”自我调适有方


面对这些情绪上的“坏天气”,不妨先试试自我调适。


运动

运动是调节负面情绪的重要方法。规律的运动能改善个体情绪,是改善情绪和预防心理疾病的良方。


跑步、球类运动、散步、太极拳健身操、游泳、瑜伽、骑车等都是较好的选择,每周3次,每次40~60分钟即可。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感兴趣的运动。


记住,只要动就比不动要强。


正念放松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专注于现在的想法、情绪和感受,而不去评判它们,可缓解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症状,且有助于防止这些症状复发。


正念放松会使我们有意识地放松身体、放慢呼吸,这些直接的身体反应,很可能会向大脑释放一些反馈信号,通过激素、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的工作状态,从而起到对抗负性情绪的作用。


放松训练也可以使人僵硬的身体放松,不再感到紧绷,呼吸不再急促。放松的身体状态也有助于形成平和的情绪。


调整认知

不良的情绪往往由个体对事件的歪曲认知和评估而产生。当情绪不好的时候,停下来重新审视一下头脑里的想法,再去认真思索这些想法是否有一些偏误,或者与现实并不相符等,修正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情绪就会有所改变。


寻求支持

增加社会支持系统也是非常有效的调节情绪手段。当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及时找信任的身边人聊一聊,不仅可以把积压在内心的不良情绪倾诉出来,也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如果发现当下的不良情绪状况持续时间较久、强度较大,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比如失眠、身体不适、学习工作效率显著降低,或者频繁出错,甚至无法上学、工作,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和沟通等,且很难通过自我调节而有所改善,就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了。


作者: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心理师 安静

审核专家: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教授 杨甫德



来源:健康中国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