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单心理瓶颈:写给正在兼职和准备兼职送外卖的朋友

2022年10月09日23:35:15 心理 1878

本文只针对兼职论述。因为专职等同于正式工作,也就不存在心理瓶颈的问题。

跑单心理瓶颈:写给正在兼职和准备兼职送外卖的朋友 - 天天要闻

随着单价越来越低,疫情以月为周期反复(特指西安,别的城市不熟悉情况),兼职跑单的心理瓶颈越发显现。

一、单价越来越低

我从2022年2月底开始兼职跑单,那时的正常均价还在5.6元到6.3元,而现在(2022年10月),正常均价已经降到了4.5元到5.2元。

所谓正常单价,就是指没有任何条件加成(包括活动补贴、恶劣天气、顾客打赏)的价格。

二、单量越来越少

当然,这个单量少只是针对我自己的感觉而言。我没有做过大数据测算(当然,我也不会做),所以我不能说整体单量少了(不过好几个跑专职的朋友也说单量少了)。

或许是因为平台间的竞争,又或许是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造成了单量减少。但我要说的不仅是这个大环境的问题。

我要说的是,达达出了一个专享订单,关联的一个指标参数是推荐指数。

我重点要说的,就是这个推荐指数。

这个东西直接影响到系统推单的先后顺序,换言之,如果个人的推荐指数低,就永远不可能在正常时段和正常单量下,得到好的系统推单。

什么是好的系统推单?

首先是单价适中,不会太高,但绝不会是最低价。

其次是距离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好送。何谓好送?就是送达地点离小区门口近,或者可以直接放到小区门口的外卖架上,顾客自取。

诚然,这样的好单是应该先推给专职外卖员,毕竟他们是平台的骨干力量。但是,也不至于一丁点汤都不留给我们这些兼职吧?

因为是跑兼职,在线时间肯定要少,完成总单量也不会太多,毕竟还有正式工作要做。所以,推荐指数本来就低。

然后,在推荐指数本来就低,本来就没有好单的前提下,系统还要出一个专享订单来遏制兼职选手。

先来说一下这个专享订单是个什么概念。

首先,取送货三公里以内的单子。

其次,系统会给加钱(不多,完全不值当)。

表面上看起来还不错,但实际上对于我这样的兼职选手,就是噩梦!

因为,我得不到好的推荐单,而能给我派来的专享订单,都是分数高的专职选手不要的。

要么就是货多,东西死沉,既不好装车,也不好提拿。

要么就是进了小区要走两三公里,往返就是五六公里。加的那几毛钱,还有意义吗?

因为疫情,因为某些素质相对不高的同袍,造成了外卖电动车不准进小区的现状。人可以进,电动车不能进,只能步行。

现在的小区都不小,要是别墅区,那可就等同于越野拉练了。

这样的专享单,能接否?

不接,扣分!

完成一单专享,加三分。拒绝一单专享,扣六分。

这算盘打得是有多精!直接把绝对没人愿意送的单子,强行派给外卖员,还美其名曰专享,而且还给加了几毛钱,感觉上还是平台出血大赠送一样。

如此,对于我这样的兼职选手,就产生了心理瓶颈。

本身,本职工作的收入不算很低,兼职跑单就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为了将来未雨绸缪。

那么在这种价低量少的情况下,我就会想,还值不值得去跑单?

6月份之前,每天出车就有单接,虽然也不是太好的单,但至少价钱能接受。

8月份之后,经常要刷半个小时,才能看到一两单相对合适的单子,还不一定能抢得上。

6月份之前,每天干上三个小时,至少赚50元。

8月份之后,三个小时能赚到40元,就已经是幸运了,平均也就是不到30元。这还是我已经把商铺和小区都跑熟悉的前提下,如果是新手,也就赚20元,搞不好还可能因为超时产生扣罚。

还有这该死的疫情!

因为疫情,害怕在送货的时候被封在小区里,害怕成为密接或是次密接,所以就不敢去跑,毕竟不能为了每天多赚几十块钱,而影响了本职工作。

于是,越不敢跑,推荐分就越低,就越没有好单子(甚至是无单可接),就越没有心情去跑单,如此恶性循环,心理上的排斥也就越发严重。

而且,因为疫情带来的经济落差,造成了谨慎消费,所以单量减少也是必然的。

所以,正在兼职和准备兼职的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吗?评论区见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