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和婚姻固然有令人快乐幸福的一面,但也难免会有让人头疼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烦恼。在生活中,有许多行为可以用心理学知识来解释,爱情婚姻也一样如此。两性关系虽然无法完全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但多了解一些两性心理学,总会对感情生活有一定帮助。
1、吊桥效应——在刺激的条件下,我们更容易爱上对方
心理学有个现象叫“吊桥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另一个人,那么他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从而觉得,自己是爱上了对方,这是爱的感觉。
我们可以利用“吊桥效应”让对方对我们心动和爱上我们。比如:两个人去坐过山车、去看刺激的电影、去蹦极、去鬼屋等,通过外界的刺激能让人进入感性的状态,让彼此因为偶然的事件分泌出更多的爱的多巴胺,并认为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对方。
2、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很重要
近因效应是心理学家A·卢琴斯根据实验首次提出,指在多种刺激出现的时候,我们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新的认识会占据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被称为“新颖效应”。
近因效应强调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印象受到最近一次接触的影响很大。比如,失恋分手,对方肯定是因为对你印象不好才会选择分开,那么,最好不要在这个时候贸然纠缠,不然只会加重他对你的坏印象,要一点点的努力尝试改变他对你的最后印象。
3、幸福递减定律——“七年之痒”的魔咒
心理学有个现象叫“幸福递减定律”,是指人们在特定情况下从某物品中所得的满足,会随着物品增多而减少。正是在这个定律作用下,相爱越久,相处越深,对另一半的心理期望值就越匮乏和不满,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七年之痒”现象的出现。
我们要认识规律,一方面要不断的保持危机感,为自己的爱情不断努力,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很多时候你觉得不幸福的时候,未必是你真的不幸福,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你一直幸福着,所以“幸福递减定律”让你慢慢对幸福的感知降低了,要珍惜当下的幸福。
4、沉没成本效应——投入越多越不愿放手
沉没成本效应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如时间、金钱、精力等。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既要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还要看自己对这件事情上的投入。所以,有的人宁愿浪费时间,也要坚持看完无聊的电影;有的人明明投资了亏本的生意或者股票,也不愿意放弃割肉,都是因为已经投入太多,沉没成本过大而难以割舍。
如果你想让一个人离不开你,那就尽可能让他为你多花一些心思,不管是金钱、时间还是投入的爱,因为他一旦投入了这些不可回收的成本,他就会变得计较和不愿意放弃。
5、皮格马利翁效应——好伴侣都是被夸出来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也即人的情感、观念和行为,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它作为一种心理学启示就是,你的赞美、夸奖和愿望会成为一种心理暗示,让被期望者在无形的力量助推下,按照你的期望去做。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就能让另一半成为你所期望的样子。
6、禀赋效应——人类的损失厌恶
禀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这一现象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损失厌恶”理论来解释,当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这说明人类天生就对失去有着根深蒂固的厌恶情节。
(关注我,进入主页尽享更多奇趣养眼图片视频,感谢您的点赞、评论、转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