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效应”: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其实是一种拖延症

2022年10月07日23:26:18 心理 1623

“半途效应”: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其实是一种拖延症 - 天天要闻

其实,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拖延”的习惯,并且在拖延的背后,还有一种“三分钟热度”的心态。

比如:

在网上看到别人弹钢琴很有气质,于是自己也报了个兴趣班,结果学习了一周连音标都没记住,就放弃了;

看到老同学们个个都开始了健身,人到中年却拥有了好身材,于是自己也报名健身房会员,结果刚去3天,也放弃了。

也有一些人,他们看到别人赚钱,于是自己也模仿对方的行为去赚钱;结果才坚持几天,看到不赚钱也放弃了。

这种习惯,就是三分钟热度。

没有持之以恒的心态,没有坚定的意志力,也没有平和的心态,这种人就陷入了“急于求成”的误区。

“半途效应”: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其实是一种拖延症 - 天天要闻

-01

为什么有些人会“三分钟热度”?

一个人之所以容易三分钟热度,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第一:外部因素影响

外部因素,也有两个细分的小因素。

1、专注力被周围的环境影响

举个例子:

你要一边在家带娃,一边在家办公。

你坐在电脑面前工作,娃娃就躺在你旁边的婴儿车上睡觉。

每当你工作进展到了很重要的阶段,忽然就被娃娃的哭声打断,这时你是否会感到崩溃?

开始的时候,你还能够适应;但如果每一次你工作时,娃娃都不让你安心,你是不是就不想完成这个工作了?

在我们日常多数行为习惯中,只要被周围的人或某件事频繁打断,就会失去我们继续做下去的欲望和驱动力。

2、自信心被一点点打击

就像有些人的原生家庭相处模式。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遭遇父母的“指责型教育方式”。

无论他考了第一名还是第三名,结果都没区别,一定是父母不痛不痒的几句批评和打击。

“才这点成绩就洋洋得意,小心下次考倒数”

“别骄傲,这点成绩还差得远呢,有本事你考年级第一。”

你说,当他的自信心被亲密的人一点点击碎,他还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吗?

再举个例子:

你想学跳舞,可你的爱人总是嘲讽你:“就你这个身材,就你这笨手笨脚的人,还是别学了。”

于是,你学了一周就放弃了。

为什么?

因为你想要赞美,而他却总是给你打击。

缺少外部的赞美,却得到外部的批评、嘲讽和打击,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行动力,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半途效应”: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其实是一种拖延症 - 天天要闻

第二:内部因素影响

内部因素,同样可以细分成两个方面。

1、习惯拖延

有些人,拖延症真的很严重。

到什么程度呢?

家人做好了饭,叫他快吃饭;他本可以立刻放下手机去吃饭,结果偏要把手机玩到没电才去吃饭。

换下来的脏衣服,明明可以丢到洗衣机里面去洗,可他偏要拖延一周再洗。

吃完饭,明明可以2分钟刷完自己的碗筷,但他却把碗泡在盆里几天才去收拾。

类似的拖延行为,早已融入了他的行为习惯里,成为了他下意识的选择。

拖延,同样会造成一个人产生“三分钟热度”的思维。

2、骨子里的懒惰

懒惰,就是拖延的尽头。

当一个人拖延到极致,也就变得无所畏惧,骨子里都是懒惰。

衣服脏了臭了,就是不洗;

家里的灰色地板,脏成了黑色,就是不拖。

当懒惰成为一个人潜意识里的行为,那他就很难对一件事投入足够的专注力。

“半途效应”: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其实是一种拖延症 - 天天要闻

-02

如何做,才能改变“三分钟热度”的心态?

第一:远离带给你负面情绪的人

如果家人总是贬低你,嘲讽你,那就让家人感受到你的原则和底线;

如果爱人贬低你,那就离开对方;

你应该相信自己,建立自信心,你要坚信:“别人能做到,我也一定能做到。”

周围那些嘲讽你,贬低你,打击你,总是带给你糟糕情绪的人,就是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绊脚了,那就把它们挪开;挪不动,那就跳过去。

第二:建立“内驱力”,热爱你做的每一件事

什么是内驱力?

可以简单理解为:

我们发自内心想要去做的事情,不需要靠外界的指使,而是我们自发的行为。

你喜欢学习,喜欢看书,不需要周围的人督促,你就会主动做这件事。

多去做你热爱的事情,才能提高你的内驱力。

当你的内驱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即使遇到了一些你不喜欢的事情,你也能有一套自己的模式去应对这件事。

“半途效应”: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其实是一种拖延症 - 天天要闻

第三:学会将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

众所周知,某著名企业家的小目标是:“先赚它一个亿”。

假设你的大目标是100W,那短时间内或许你比较难完成这个大目标。

但是,你可以将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

比如:我今年要赚30万,攒下来15万。

这样有奔头的日子,才会让你更容易收获快乐和满足感。

再比如:

在学习中,你要在1周时间内背诵1000个单词。

这样的学习量,一般人很难在1-2天内完成,所以你可以将1000个单词分为5天完成背诵,然后用最后两天时间去巩固复习。

大的蛋糕分成一块块小蛋糕,吃起来就简单轻松了对不对?

“半途效应”: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其实是一种拖延症 - 天天要闻

今日话题:

你是不是做事情三分钟热度的人?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