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意象对话治疗强迫症的思路
第一,强迫症患者的问题是对心理经验的恐惧和抵御,因此,要提升来访者对恐惧的面对和接纳。
第二,强迫症患者往往内心胆小,缺少安全感,因此,要非常温柔而谨慎地建立和培养他们的安全感。
第三,强迫症和强迫性人格强烈地沉溺于理智,而表现为“缺乏感受能力”,因此,在治疗中要引导其关注自己的感受,尤其是情绪感受。
第四,强迫症和强迫性人格有明显的内部心理对抗,而常常表现为截然相反和冲突的人格侧面,因此,在治疗中要关注消除内部冲突的隔离与战斗,促成和解甚至整合。
02强迫症意象的特点
第一,肮脏的意象很多,诸如:垃圾、死尸、腐烂物、沼泽、血和污物等。
第二,截然对立的意象很多,荡妇和修女,神仙和鬼,巨人和胆小窝囊的孩子或小老鼠,武松和武大郎,黑衣人和白衣人等。
第三,意象环境危机四伏。
第四,盔甲类意象较多,如:穿盔甲的人,有甲壳的动物等。
第五,在想象房子之类的意象时,常常“进不去”。
03意象对话治疗强迫症的方法
关键是通过提升来访者对内部“无能感”和“无力感”的弱小部分的接纳、理解和陪伴,来消除来访者对“恐惧”的恐惧,使其自愿放弃“和自己较劲”的应对模式,提升其真实的勇气。
具体做法举例如下:
第一,针对肮脏的意象,重点在于引导来访者学会分辨想象与现实,增强现实检验能力。
第二,针对截然对立的意象,首先调节它们,让它们不那么对立,削弱压制性;对于补偿性和自欺性的“积极”意象,意象对话心理师不予认可也不批评指责;温和地鼓励来访者面对事实,接纳消极意象;被接纳的消极意象有时在想象中自发改变,有时需要帮助才能发生改变。
第三,针对环境危机四伏的意象,鼓励并使用各种“面对”小方法来引导来访者面对所有的危险和可怕的事物,不要逃避。
第四,针对盔甲类意象,用温和的态度表示接纳,引导其发现和面对藏在盔甲背后“不安全”的恐惧和弱小感,使其恐惧、无力、无能、愤怒等情绪情感得到有觉知的宣泄,继而使固结的消极心理能量发生积极的转化;有甲壳的动物意象,要在其内部寻找资源,把它们“安置到一个安全环境”或“提供一个安全保证”。
第五,针对“进不去”房子之类的严重阻抗的意象,可先引导其觉察躯体感受并表达,待躯体不适感平复后,再回到意象引导来访者“看到”或“进去”。
第六,引导来访者发现和关注自己内部一直被忽略的那些弱小、无力、恐慌的子人格,疗愈他们的创伤,并在内部为其寻找资源,给予其持续的支持与滋养,促其成长。
第七,在治疗进入到一定深度以后,可在适当时机引导其与大地母亲和智慧老人原型进行连接,通过集体潜意识中更大、更深刻的心理资源,在更深层的潜意识达成人格修复与重建。
本文节选自苑媛著作《意象对话临床操作指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苑媛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准黄金级意象对话心理师。国家首批二级心理咨询师。
主要授课内容:《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意象对话工作坊》《人格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健康心理学》《梦的心理解析》等。
2006—2019年,出版专著18本。主要有:《自我接纳与意象对话》《乌云遮月心朗朗》心理咨询实务案例集》《意象对话临床操作指南》等。
曾获中央财经大学“第五届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优秀党务工作者”和“班主任单项工作成就奖”称号;2006—2013年,连续荣获北京意象对话研究中心颁发的“意象对话特殊成就奖”;多次获得社会与心理学院“教学名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