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2022年07月14日04:55:02 心理 1037

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 天天要闻

原文标题:2021年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市场现状,中国企业有望实现抗抑郁药国产替代「图」

一、抑郁症概述

1、定义:抑郁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抗抑郁药指一组主要用来治疗以情绪抑郁为突出症状的精神疾病的精神药物。与兴奋药不同之处为只能使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消除,而不能使正常人的情绪提高。

2、危险因素:抑郁症致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外界因素和个体因素两种,外界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中地震、洪水、大旱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心志刺激是中西医学公认的。自然灾害后,成人抑郁症患病率是5.8%~54.0%。导致抑郁症发病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在现在快节奏社会和全球疫情笼罩的情况下,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也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个人心理、生理上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排解,也容易引发抑郁症。

抑郁症致病的危险因素

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 天天要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治疗方法

抑郁症的治疗通常以药物治疗、认知治疗、其他疗法结合起来。抗抑郁药物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症的主要药物,也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抗抑郁药能有效缓解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等症状,有效率为60%。

抑郁症治疗方法

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 天天要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发展背景

1、患病比例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重视缓解自身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心理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长期下来就会引发心理方面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1年抑郁症的全球患者超过3.5亿,其中,中国就有高达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占中国总人口数的4.2%,即1000个人里面就有4个抑郁症患者。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同时,抑郁症患病率为3.0%、心境恶劣障碍患病率为1.4%,未特定型抑郁障碍为3.25%。

2021年中国成人患不同类型抑郁症比例

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 天天要闻

资料来源:中国精神卫生调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监管部门及政策

为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等,我国抗抑郁药行业相关监管部门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药品的生产标准、监督检查、企业注册等管理;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医疗保障局等部门,这些部门联合对抗抑郁药行业进行严格监察和管管理。

抗抑郁药行业相关监管部门

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 天天要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有调查显示,2000年至今,中国抑郁症患者数量快速增加,但就诊率不到10%。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人类第二大杀手。未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发布多项政策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研发,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在《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要求2022年试点地区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抑郁症就诊率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非精神专科医院医师对抑郁症识别率提升50%等。

中国抗抑郁药行业相关发展政策

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 天天要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抗抑郁药行业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抑郁症的正确宣传以及居民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人们对抑郁症的认知越来越深,对抗抑郁药的了解也逐渐增强,对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从以前的避而不谈逐渐变成积极就医,寻求专业帮助,与此同时,我国抗抑郁药行业的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2020年我国抗抑郁药物的市场规模为109.4亿元,增长率为16.01%,保持较高速增长。

2017-2020年中国抗抑郁药市场规模及增速

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 天天要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销售额

根据米内网数据统计显示,由于部分患者转向互联网就诊以及网上药店购买抗抑郁药物以及疫情影响出行等因素影响,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主要包括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抗抑郁药化药销售额超过87亿元,同比减少1.14%。

2017-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抑郁药销售额及增速

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 天天要闻

资料来源:米内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患者画像

1、年龄

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30.28%,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急需社会重视,青少年最主要的压力来源是学习压力和家庭压力。18-24岁青年人群的抑郁症患病率为35.32%

2022年中国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病率

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 天天要闻

资料来源:《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性别

从性别视角出发,女性更容易患抑郁症,其抑郁占比高达68%,大约是男性的两倍。相比男性,女性通常面临着更复杂的心理问题。调查显示,63%的女性曾患产后抑郁症,20%的女性在孕期患抑郁症,只有10%的准妈妈从不抑郁。女性患上产后抑郁的原因有多种,社会家庭身份的变化、哺乳喂奶、家庭关系等,是诱导产后抑郁爆发的几大主要导火索。

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 天天要闻

资料来源:《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用药体验及购药方式

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变胖”、“恶心”、“手抖”、“便秘”等副作用是患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其中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44.66%的人最不能接受的副作用是变胖,其次有17.38%的患者不能忍受药物带来的恶心这一副作用。

接受药物治疗患者不能忍受的副作用

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 天天要闻

资料来源:《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由于抑郁症是精神疾病,社会普遍对抑郁症的认知较少且重视程度低,患者对抗抑郁药的了解程度也不够,据调查显示,47%的患者对自己服用的抗抑郁药物不了解,抗抑郁药物的用量、和疗程需严格控制,否则过量服用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目前公立、权威医院和医生,仍然是目前抑郁患者治疗的优先选择。59.91%的患者选择在医院购买抗抑郁药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就诊更好的保护了患者隐私并解决了出行困难的问题,有27.74%的患者在网上药店进行购买。

2022年中国抑郁症患者购药方式占比

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 天天要闻

资料来源:《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竞争格局

1、市场份额

近年来,抗抑郁药前三厂家辉瑞制药、灵北制药和京卫制药的市场份额都有小幅下降趋势,新型产品开始进入市场抢占市场份额。2021年辉瑞制药的抗抑郁药市场份额为11.84%,灵北制药为7.78%,京卫制药相较2020年有小幅增长,市场份额为7.50%与灵北制药持平。

2018-2021年中国抗抑郁药厂家市场份额变化

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 天天要闻

资料来源:米内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品牌排名

抗抑郁药品牌排名中,前4个品牌的销售额超过5亿元,京卫制药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销售额最高,同比增长7.6%,位列第二的豪森药业的阿戈美拉汀片销售额快速增长,增速达65.58%,科伦药业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销售额增长率为29.23%,也增长较快;辉瑞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位列第三、但盐酸舍曲林片销售额下滑40.04%,礼来的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销售额跌落45.91%。

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抑郁药品牌TOP10

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 天天要闻

资料来源:米内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抗抑郁市场以辉瑞、灵北、礼来为代表的外企约占90%的市场份额。在一致性评价及带量采购政策下,中国代表企业康弘药业、科伦药业等正逐渐从“以仿制为主,凭一致性评价抢占更多原研药市场份额”向“仿创结合,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开辟更大增长空间”转变,有望实现国产抗抑郁药的替代。随着我国抑郁症就诊率、治疗率的提升,我国抗抑郁药物市场将不断扩大,抗抑郁药物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原文标题:2021年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市场现状,中国企业有望实现抗抑郁药国产替代「图」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发展现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