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大不了”是对抑郁症最苍白的言语

2022年07月05日08:29:13 心理 1324

抑郁症是病吗?

首先,回答是肯定的,且抑郁症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心理疾病,人在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会出现非器质性身体疼痛:比如头颈部钝痛、胸闷气短、不典型面痛、慢性腰背酸痛等等。专家提示,出现非器质性的身体疼痛不可小视,应及时就医,缓解心理障碍,才能恢复健康肌体。

“有什么大不了”是对抑郁症最苍白的言语 - 天天要闻

它很普遍吗?

它很普遍
很不“小众”
很难被察觉

研究指出,包括轻度的抑郁症在内,这种疾病在全世界的患病率约为11%。即在一个20人的办公室中,可能有1到2个同事曾经患过或者正在患抑郁症,而这20个同事当中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抑郁症患者,因为人人都有可能得抑郁症。

抑郁症是现今引起自杀的头号诱因。调查表明,中国的抑郁症患者约10%~25%选择自杀。在中国每3分钟至少有一个抑郁症患者自杀死亡,11人自杀未遂。

为什么抑郁症就诊率低得可怜?

造成低就诊率的主要原因就是病耻感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一些孩子正长期处于情绪低谷,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感情也更为丰富,会有心事,不愿向家长倾诉,家长却很少会有相应的意识去防范。

“有什么大不了”是对抑郁症最苍白的言语 - 天天要闻

抑郁的人需要别人帮助。虽然他们有的怒形于色,有的离群独处,有的沈静孤僻,有的退缩封闭,他们可能使人退避三舍,很难与他们接近,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他们最孤独的时候,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很多抑郁者的亲友并不了解他们,常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懊恼或给予责备,没有给予谅解和爱护,结果失去帮助他们的机会,而且可能加深他们的抑郁。首先不要以为抑郁的人会向你求助,你只管主动地向他们伸出帮助之手。

怎样才能正确帮助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是一种病至少要明确一点抑郁症不是想开点就能解决的
如何帮助他们?首先根据患者的轻重缓急,请尽快就医也需要提醒他们按医生的吩咐按时按量服药。

“有什么大不了”是对抑郁症最苍白的言语 - 天天要闻

再者还有以下这七点是人们的经验和建议,虽并不完全但一定有效。

陪伴

陪伴他们是很重要的帮助。你不用说话或提供劝告,也不管他们如何反应,就是陪伴他们,会给他们感受到很大的温暖,安稳和接纳。今天的世界中,能给予别人的时间是多么宝贵的帮助。对于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生活料理上也需要给予帮助。

不要表示同情和可怜

他们已经在自怜之中,不要表示你的同情,使他们更陷入自怜或进一步掩饰自己。也不要谴责和定罪,他们需要体谅,理解和同感心。

帮助他们在心中升起希望

他们在无望与绝望中,消极,不知所踪,目标已毁灭,专注于失败和无望,把自己的处境看得比实际的更黑暗。所以,他们需要正能量和积极阳光的鼓励,多给予他们慈爱,温柔的鼓舞和力量,帮助他们重燃希望。

柔和聆听与鼓励而不争论

抑郁的人很敏感和情绪化,又十分脆弱,易受伤害。他们就如一张薄如蝉翼的纸,非常容易被刺破,破裂,破碎。但当他们情绪激动和愤怒时,又是多么令人恐怖,对周围的人具有很大的损伤力。

他们也很容易因失败和消极产生防御机能,保护自己,封闭退缩。他们可能对你不信,怀疑,甚至对你的话和信心感到憎恶。所以,需要多鼓励他们分享和倾诉,不要与他们争论,或急于给予解答和建议,更不要对他们过于强硬。要体谅,温柔,耐心,和缓。多聆听,多鼓励,多肯定。

帮助他们的心思从自己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抑郁的人的标记之一是在心思上专注在自己身上,光看见自己的软弱和难处。所以,需要帮助他们看到周围有抑郁症患者治愈成功地需要和改变。

试着鼓励他们参加活动

帮助,安排,带着和扶持他们参与他们喜爱的力所能及的活动,运动和事奉,这对他们的身体,心情以及保持与人的关系都非常有益。许多抑郁的人怕阳光,所以需要特别鼓励他们到阳光底下活动。

帮助他们逐渐恢复正常的工作

这点要小心而行。因为太大的工作压力可能就是抑郁的原因。但给予他们一定的适量的工作责任,会帮助建立他们的信心和自身价值感,也给予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的应用。

“有什么大不了”是对抑郁症最苍白的言语 - 天天要闻

抑郁症

只是一种正常的疾病

就像是心灵的感冒

并非什么洪水猛兽

让我们正确地面对抑郁症

配合治疗,积极调整

帮助那些不幸的患者“浴火重生”

走出阴霾

注:点击“「链接」”,进行免费在线解答您的心理困惑!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