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王玲说:这样的自闭症儿童,你知道吗?

2022年07月02日17:01:10 心理 1805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儿童,他们目光澄亮却对人视而不见,听觉灵敏却对父母的呼唤充耳不闻,发声正常却不与他人交流。他们是自闭症儿童,他们是“星星的孩子”,像星星一样纯净、无暇,也像星星一样冷漠、孤独,孤独地在另一个世界闪烁......

大家对自闭症都不陌生吧?谁又能准确科学的知道自闭症的来历和解决方法。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自闭症这个话题。

儿科王玲说:这样的自闭症儿童,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一、自闭症的表现

1. 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自闭症儿童从婴儿时期就不喜欢与人亲近,即使对父母也有疏离感。孩子很少与人有较长时间的眼神交流。也就是说,对于旁人的逗弄父母的呼唤无反应,不会微笑。

2. 孩子对周围不关心,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他们很不喜欢嘈杂的环境,若人很多,他们会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全感!严重者,连别人靠近他们时,会做出极端反应,比如:哭闹或尖叫。

3. 孩子的语言障碍非常突出。

大部分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很少,严重的甚至终生不语。往往用尖叫,呼喊,暴怒等极端行为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很多患儿不会提问和回答问题,常常出现代词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

4.行为刻板重复。这样的孩子会对某一种事物或某一种行为情有独钟。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重复蹦跳。还有的会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等。

儿科王玲说:这样的自闭症儿童,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二.自闭症的成因

1、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

妇女怀孕期间可能因德国麻疹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使胎儿的脑部发育受损伤而导致自闭症。

2、宝宝的脑伤

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大脑发育不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部,以及婴儿其因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闭症机会。

3、遗传因素

双生子研究显示,自闭症在单卵双生子中的共患病率高达61%~90%,而异卵双生子则未见明显的共患病情况。在兄弟姊妹之间的再患病率,估计在4.5%左右。这些现象提示自闭症存在遗传倾向性。

三、自闭症的干预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自闭症该如何改善?

沟通意图 → 提要求、动作表达(可从模仿练起)、建立动机

组织语言 → 学习词汇、练习句式

发音规划 → 了解语音、练习发音

发音执行 → 口肌练习、口功能协调练习

语言传输 → 语音、动作、图画、音视频等多感官并行,增加刺激类型

接收信息 → 练习听指令、尝试听故事、多感官协调训练

识别信息 → 配对、指认、命名、归类

解读语义 → 词汇泛化、句子扩展、画面描述

理解语义 → 自然情景教学、故事教学

儿科王玲说:这样的自闭症儿童,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四、解答家长疑惑

最近有许多家长都存在一个疑惑,现在我就给你们解答一下:

  1. 有自闭症的宝宝是进入社会还是宅在家里?

每个自闭症孩子都有长大的一天,每个自闭症孩子也有需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一天。

但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自闭症患者被“圈养在家里”,无缘走入社会。自闭症现在尚无药可医,所以在现实中,无论是能力高低的患者都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持。所以我们还是希望星星的孩子能够早日步入社会。

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有关于自闭症的任何问题,随时私信给我,我会一一回复的。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