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陷入自卑该怎么办呢?

2022年07月01日11:34:15 心理 1188

有一个妈妈带着自己的双胞胎儿子去动物园看老虎,本来挺高兴的,但是也不知道老虎犯了什么毛病,突然就冲着玻璃扑过来了,吓得小孩赶紧躲在了妈妈的后面,裤裆已经有点湿润了。那另一个小孩儿呢?却纹丝不动,还问妈妈能不能往里面去扔石头,去教训老虎。

基因一样的两个小孩儿面对恐惧反应却完全不一样呢?其实答案呢,就在于大脑对恐惧的编程不一样。其实我们每个人后天的很多表现,比如自信还是自卑,积极还是消极,勇敢还是懦弱,这些都是后天你根据外界的刺激和反馈,不断地给自己大脑编出来的程序。

所以好多人关心自卑,缺乏自信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自己给自己刨出来的坑。当然呢,有时候这事儿是好的,你要搁古代,你是勇敢了,自信满满的,直接去喂老虎了,那时候可没玻璃。但是现在很多人发现自信勇敢一点儿还是更招人喜欢,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如何改变自卑呢?第一个就是清理自己。我们生活里有太多让我们自卑的事儿了,比如你比较好改的东西,像什么牙太黄,穿太丑,屁股大有点胖,长相差等等,你可别小看这些东西对你的影响,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你此时此刻的自卑,可能是你不幸的童年,某些人的嘲笑,尴尬的经历等等,但是很多人就是因为小时候的某些经历把自己归结成了自卑,之后开始破罐破摔,这些东西都不在意,之后呢,就变得越来越自卑,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想要不自卑,就得打破这个死循环,列出所有导致你自卑的东西,然后一样一样的改变,长得丑就去整容,没文化就去读书,个儿不高就去健身,没钱就去玩命赚钱,其实有时候改变就是这么简单,只不过就是需要你觉醒之后迈出的那第一步。

第二就是多跟那些能让我们感觉良好的朋友在一起。我们每个人身边大概都有四三类朋友,一类呢是铁磁,真心希望我们好的那种,一类是损友,成天对你挖苦讽刺,骂骂咧咧的那种。还有一类是商业互捧类型的,并不是要摒弃那种朋友,大家都很重要,但是考虑到是偏自卑类型的人,我们尤其需要跟那些让我们感觉良好的朋友在一起。跟这种捧场型朋友在一起呢,其实是开启了积极正循环,就比如朋友夸博学,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让自己对得起这个称号,之后就会被更多的人夸,这就循环起来了,不知不觉就自信了,你脑子里的程序也就被改写了。

第三就是依靠冥想给自己的脑子重新编程。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它可以用来消除脑子里的负面声音。在心里放大自己的优点,那可能有人得说,这不是阿q嘛。但是问题就是, 99%自卑的人都有这么一个常见的毛病,就是特别喜欢把别人对自己的夸奖当回事儿,习惯把自己每一次获得的成功都当成理所当然,但是却把每一次别人对自己的嘲笑,批评,讽刺放在心上,大脑里的程序错乱就是这样一来一回,反反复复,自己把自己折磨的。

所以有自卑的问题,不妨每天固定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在心里放大自己获得的成绩,同时删除那些不堪入耳的负面评价。所以,今后有人赞赏我们的话,希望能看着他的眼睛,真诚地说出那一句谢谢,那有人讽刺嘲笑,同样可以看着他的眼睛,轻蔑他。

当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自信满满了,恶性循环已经在你的脑子里循环了二三十年了,希望友友们迈出通向自信的第一步。


总是陷入自卑该怎么办呢? - 天天要闻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