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及其继任者》读书笔记6:自体心理学

2022年06月29日17:03:32 心理 1816

《弗洛伊德及其继任者》读书笔记6:自体心理学 - 天天要闻

缘起

自体心理学之前的的精神分析,也就是弗洛伊德安娜弗洛伊德为代表的一派,将人格分为自我本我超我,意识层面又分前意识、潜意识、意识,其实是机械论的认知范式:通过研究局部了解整体。

但人不是机器,人也无法被简单地定义为本我、自我、超我的组合。随着卡尔罗杰斯率领的人本主义阵营的兴盛,对经典精神分析的批评声越来越多。

在此背景下,精神分析阵营的一位大佬另立门户,给传统精神分析中注入人文因素,发展并挽救了精神分析。这位大佬就是海因兹-科胡特,他创立的门派就是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也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的人本主义革命。

这里简单回复下精神分析的历史。

精神分析经过120多年的历史,到今天已经发展到第四代。

第一代是以弗洛伊德和安娜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经典精神分析;

第二代是克莱因、费尔贝恩、温尼科特为代表的客体关系学派和沙利文的人际间精神分析;

自体心理学融合了经典精神分析和客体关系学派(自体客体概念是二者融合下的概念),是为第三代;

第四代是关系/主体间精神分析,融合了自体心理学和沙利文的人际间精神分析。

(这些流派的介绍参见前述笔记)

核心概念

在展开讲述之前,先区分【自我】和【自体】这两个概念。

自我,英文是ego,是夹在本我和超我之间,链接潜意识和意识的中间环节,是防御发生的所在。自我是三我人格结构中的构成部分。

自体,英文是self,是个人对自我整体的一种表征,包括一个人的意识、情感、行为、思想、甚至是自体客体(这种整体论的视角与格式塔心理学的主张基本一致)。自体心理学的重点是:我是怎么看待我自己的

海因兹-科胡特、自体三极、治愈之道

科胡特起先是弗洛伊德的忠诚门徒,他的理论转变来自于对临床问题:自恋性格障碍 的研究(弗洛伊德研究癔症起家、科胡特研究自恋型人格障碍起家、阿伦贝尔研究抑郁症起家)。

弗洛伊德认为,婴儿最初的力比多全部指向自我,他称为【自恋力比多】,正常的发育下,【自恋力比多】的部分会转向外部客体(父母),成为【客体力比多】。如果这一过程受挫,儿童无法突破“自闭之壳”,就会形成自恋性格障碍或者精神分裂。

【自恋力比多】和【客体力比多】是此消彼长的。对有精神分裂症,或者自恋性格障碍的人来说,他们的力比多全部转向自我,进入【二级自恋】(一级就是原初自恋【又叫全能自恋】,是正常的)。他们无法移情给到咨询师,也就无法被治愈

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自爱与爱人,是存在矛盾的。这正是科胡特尝试重构的点。他认为自恋性格障碍患者的问题不能简单归类到“过多”的自恋,而是体验自己作为“自体”的基本方式(自我组织、自我感受、自我关注)上出了问题。

科胡特认为健康的自体包含三个要素,他成为自体三极:自信、理想和技巧能力。自信与自我效能感、胜任感密切相关。

用一句话表达就是: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理想),也知道怎么去(技巧、能力),并且有信心一定能达到(自信)。

而要实现自体三极,自体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满足三种需要:

1、儿童需要感到自己的身体、动作、情绪、意图被看见,以形成基础自信,这个角色往往是母亲;

2、儿童需要感到与强大有力的他人有密切联接,以形成理想,这个角色往往是父亲;

3、儿童需要与和自己相似的人合作,以形成技巧

能够满足自体这三方面需要的客体,也就被称为自体客体。自体客体会被内化为自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成年后经历伤痛,人会自我安慰。这个自我安慰,来自于最初母亲的安慰。

科胡特认为,个体的问题往往是没有走完这完整三阶段,导致自体发展停滞。治疗就是要在治疗室中,在咨访关系里,让来访者重新经历这三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来访者会有不同的移情

1、镜像移情。来访者感到被看见,也在别人的镜映中看到自己。

2、理想化移情。来访者把咨询师看作完美的、强大的。并通过与咨询师的联接感到自己是完美的、强大的。

3、孪生式移情/第二自我移情。病人渴望与分析师有本质的相似。

咨询师要做的,是在关系中,等待每种移情的自然出现,并满足之。如此,来访者停滞的自体发展会重新开始。自恋会从一种幼稚症变为活力、意义和创造力的源泉。

(这一理念跟温尼科特提倡的,咨询师提供抱持环境以重新满足来访者幼儿期的需要有点类似)

而他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方法是:从病人的角度来理解经验。他称之为【共情沉浸】和【替代内省】(共情是人本主义中的核心概念),又叫“理解-解释”法。重在理解。

对性、攻击性的理解

弗洛伊德认为性和攻击性是人的本能驱力,科胡特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这两者是二级的、次生的驱力,是自体形成受挫或瓦解的副产品。自体试图通过这二者,挽留一些活力感。

所以他认为,手淫不是驱力驱动的(应该说不全是驱力驱动),而是“受挫自体的愁苦的快乐”,通过手淫获得自己还活着、生存着的证明。

而病人在治疗中体现的攻击和愤怒,并非不是代表了内在力量,反而是秉性脆弱的迹象。

总结

如果说弗洛伊德关注的是人正常不正常,科胡特关注的,是人过得有没有意义

弗洛伊德说,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常,可以用工作和爱的能力来界定。科胡特则说,光有这两项还不够,一个人还需要为自己拥有工作和爱的能力感到快乐和自豪的能力。没有这一内心活动,成功是空洞的。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