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恩与养恩,哪个更重?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4年前,浙江一对富商夫妻将亲生女儿送进陕西大山,6年后又将孩子接回。
在女孩朱雨婷23岁时,她隐瞒亲生父母全力寻找养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那6年,她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为何对养父母如此念念不忘?
左3位朱雨婷,左4为鱼录庆
亲生父母的抛弃,养父母不离不弃
1998年冬天,5岁的朱雨婷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了床,刷牙洗脸,妈妈还亲手给她编了两个麻花辫,穿上了漂亮的连衣裙。
妈妈说,今天要带她去走亲戚,让她在亲戚面前一定要表现得乖巧可爱些,小朱雨婷连连点头。
冬天,天太冷了,风吹在脸上很疼,但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小朱雨婷一点也不觉得冷了,反而很开心兴奋。
但小雨婷不知道的是,至此之后,她将与爸爸妈妈分离7年之久。
因为朱雨婷的父母都是做煤炭生意的,随着业务的增多,他们变得越来越繁忙,两人都难以同时兼顾家庭和事业。
就算是找了保姆,他们也很难照顾到女儿的感受,考虑了很久之后,夫妻俩决定把女儿暂时寄养到别人家。
经过许久的调查,他们选定了陕西省商洛市沙河子镇的鱼家夫妇,这对夫妻没有子女,为人很好,是十里八村都人人称赞的一户人家,朱雨婷的父母认为他们会把小雨婷照顾的很好。
小雨婷刚被带到鱼家时,鱼家夫妇十分喜欢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夫妻俩准备了一桌子饭菜。
网图
吃过午饭后,雨婷的亲生父母趁雨婷不注意,悄悄离开鱼家,回城了,留下5岁的女儿。
等雨婷反应过来要找爸爸妈妈时,那对夫妻已经离开多时。小雨婷对着爸妈离开的方向,大哭不止。
为了让小雨婷开心,养母给她喝饮料、带她出去玩、扮鬼脸逗她笑,但没有一个方法能安慰孩子,她依旧哭闹着要回家。
直到傍晚时分,小雨婷哭累了睡着了,养母白淑云搂着她,轻轻哼唱着儿歌,看着即便是睡着了眼角仍挂着泪的小雨婷,白淑云很是心疼。
不过,慢慢的,在鱼录庆夫妇耐心的引导和全心全意的爱之下,小雨婷逐渐适应了新生活,在这里也交到了很多朋友。
很神奇的是,白淑云一直患有的间歇性精神疾病,而随着小雨婷的到来,这个病很少再犯。
与其说是鱼家夫妇抚养小雨婷,拯救了她完整、自由的童年。不如说他们是互相救赎,小雨婷的到来也给这个家增添了很多欢乐和活力。
自从小雨婷来到鱼家后,鱼家夫妇简直要把心掏出来放在小雨婷面前。他们是真心喜欢小雨婷,也是真心对待她。
虽然生活很难,但是鱼录庆夫妻俩很舍得给雨婷花钱。而且养父鱼录庆经常给雨婷买小玩具和漂亮裙子。
养母白淑云也会每天给雨婷做各种各样漂亮的发型,每次都会引起小雨婷朋友们的羡慕。看着雨婷开心的笑容,夫妻俩觉得做的一切都值得了。
小雨婷6岁那年,鱼录庆夫妇将她送进了学校开始读书。村子里的学校设施都很破旧,课桌和椅子又冷又硬,养母担心雨婷坐着学习太累,便连夜给她缝制了软和的棉垫子。
此时,小雨婷在鱼家已经度过了将近一年,但是她的亲生父母却一次都没来看过她。
小雨婷上学几个月后,毫无预兆地生病,并发起了高烧,鱼家夫妇两人寸步不离,一直给她用湿毛巾物理降温,守了她一夜。
后来鱼录庆见女儿烧一直不退便急了眼,他披上大衣背起雨婷就往镇卫生所跑,身子骨比较弱的养母也紧随其后。
二人摸黑跑了十几公里山路,把雨婷送到了镇卫生院,此时天都已经蒙蒙亮了。
养父敲开卫生院的门,请求诊所的医生给小雨婷看病。经过医生的治疗,小雨婷终于退烧了,夫妻两人这才放心下来。
在小雨婷的童年记忆中,养父母对她的恩情实在太多了,给她的爱也太多了。
慢慢的,小雨婷长大了,她和鱼家夫妇的感情也日益深厚,一家人生活得越来越幸福。
亲生父母回归,有一次“骨肉”分离
2004年的一天,一对夫妇的到来将鱼家这平静的日子打破。
当看到这对夫妻的一瞬间,养母白淑云愣住了,随后她立马意识到他们此次来访的目的。白淑云转头望着朱雨婷的房间,控制不住情绪地流下了眼泪。
这对夫妻正是朱雨婷的亲生父母,他们此时一心想要见到6年不见的女儿,还未等白淑云开口,便冲进朱雨婷的房间。
当他们看到6年不见的女儿时,立马冲上前抱住雨婷,激动地说::“我的孩子,你受苦了,还认识爸爸妈妈么?现在我们来接你回家了,我们一家人终于要团圆了。”
听到这句话,养母白淑云心里空了一大块,一时间感觉天崩地陷,她有些无措,但此时丈夫不在家,她并不知该如何是好。
但她知道的是,离别的这一天要来了。
朱雨婷与养父
朱雨婷对这两个自称是自己“亲生爸妈”的夫妻有些陌生,她挣脱开两人的怀抱,跑向养母,并藏在养母的身后。
看到这一幕,朱雨婷的亲生父母更难受了。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比亲生女儿不认自己更让人难过呢。
不过朱雨婷不认他们也情有可原,毕竟6年的时间,他们一面都没露过。朱玉婷小时候曾一度因此而自卑,她认为是自己不够听话,所以爸妈才不要自己的。
幸亏,养父母的爱填充了朱雨婷内心的自卑与敏感,他们让朱雨婷意识到自己很好,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面对女儿的疏远,朱雨婷的亲生父母哭着讲述了这些年他们不来接雨婷回家的原因。
原来,当年朱雨婷的亲生父母只想着让鱼家夫妇帮忙照看女儿几个月,他们想着等忙完这阵,就去把女儿接回来。
但后来,他们两人经营的小煤窑突然出了事故,发生坍塌并产生了不少伤亡,两人为了赔偿伤亡工人的损失,近乎倾家荡产,只能返回浙江,暂避风头。
当时他们本想着将女儿一起接走,但在走之前,身上没什么钱了,暂时给不起当初承诺给鱼家帮忙照顾女儿的费用,无奈之下只好先行离开。
他俩其实之前也偷偷地来村里看过女儿,看到女儿在这里生活的很开心,便想着再等一阵,二人事业都稳定了,生活好起来了再接回女儿。
没想到,这一别就是6年的时间。眼看着女儿也已经慢慢长大了,开始懂事儿了。
而这夫妻俩也终于还清了当年的所有债务,生活逐渐变好了。所以才会决定在此时来把女儿接回家。
不过这个时候,家里只有白淑云和朱雨婷二人,养父鱼录庆去县城工地打工了,要隔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家一次。
雨婷的亲生父亲立刻给鱼录庆打了电话,可能是上天不想让他眼睁睁地看着女儿离开,所以几个电话都未接通。
朱雨婷的亲生父母此时陷入纠结,他们都知道白淑云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情绪上不能太激动。
他们担心白淑云心里承受不了,万一出事儿,到时候控制不住场面就坏了。于是,朱雨婷的亲生妈妈对白淑云说:“姐,我俩好久没见到孩子了,能让我们和孩子单独找个地方玩一会儿吗,我们一会儿就回来。”
白淑云沉默了很久才点头同意。她心里很明白,雨婷这一走,应该很难就再回来了。
可是她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因为雨婷本就是他们的亲生孩子,而且当初人家也的确是说将孩子寄养在自家。如今,他们要带走孩子,自己是没有理由拦住的。
想到这儿,白淑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紧紧握着雨婷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在她的心里还幻想着也许雨婷还会被送回来。
而养母拉着自己的手流泪的这一幕,成了朱雨婷对养母的最后一丝记忆。
随后,不情愿的雨婷被亲生父母拉上车,一起去了商洛市区里。他们给她买了很多东西,一路上一直用讨好的语气询问她这些年的生活故事。
当朱雨婷提出要他们送自己回家时,亲生父母不管她怎么哭闹,都执意把她带回了原先的家。
尽管这个家的生活条件、吃穿住用都比鱼家好数倍,可是朱雨婷一点都不喜欢。
她强烈思念着商洛大山深处的那个家,既担心在外地打工的养父身体出问题,又挂念养母身上的病会不会因为担心自己而更严重。
朱雨婷很排斥这个家,也很排斥亲生父母。因为在他们眼中,养父母是因为收了他们的钱所以才会尽心尽力照顾女儿。
但是朱雨婷知道,养父母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亲生女儿养。比起做富裕家庭的小公主,她更想做养父母家里被爱着的宝贝。
不过,朱雨婷的父母铁了心的不想让朱雨婷再接触鱼家夫妇。不管雨婷如何哭闹,他们都不愿意告诉她,养父母的具体家庭地址。
这使得朱雨婷后来的寻找之路异常艰难。
心底的执念,12年寻“亲”路
2015年,大学毕业的朱雨婷在浙江找到了一份工作。除此之外,她会做一些手工放到网络上售卖,让自己可以尽早经济独立。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攒够充足的钱后,寻找养育了自己6年的养父母。虽然已经过去11年,但朱雨婷寻找养父母的想法并未动摇。
在她看来。养父母如今也都将近古稀之年,如果再一直犹豫不行动的话,很可能连感谢的话都来不及说出口。
若是此生错过,那自己会遗憾一辈子。
但由于当时朱雨婷的年纪太小,而且与养父母家分开的时间太久。对于养父母家的具体地址,她实在是想不起来,只记得养父当时在陕西商洛市里干活,而村子在商洛周边的山里。
她还记得,小时候每天去上学的手都要步行四五个小时,而当时小学的名字是希望小学。
朱雨婷走了商洛附近的很多村子,问了很多人,但都没有找到关于养父母的任何有效信息。
实在没办法的朱雨婷找到了媒体寻求帮助,媒体通过网络发布了雨婷的信息。
经过网友的转发扩散,以及陕西当地公安局的协助,她终于得到关于养父母的消息。
在寻亲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一个当地人,他告诉朱雨婷,在附近的沙河子镇九龙洞村有个叫鱼录庆的男人,他很可能就是朱雨婷要找的人。
得知消息后,朱雨婷迫不及待的跟随当地人一起去了村里。随着雨婷踏上这段征程,在一路的颠簸中,很多记忆逐渐被唤醒。
在经历了几个小时车程后,远远的,朱雨婷就认出了小时候生活过得村子。即使相隔11年,儿时的所有回忆瞬间在脑海里浮现。
站在村口的位置,她知道自己真的回到了当初魂牵梦萦12年的村庄,而很快她就要见到自己思念多年的养父母了。
走过以前走了无数次的乡间小路,朱雨婷越来越激动,她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步伐也随着记忆的唤醒而越来越快。
终于,她看到了养父的身影,她不顾一切的奔向养父。而当养父看到这个对着自己飞奔而来的女孩时,恍惚了几秒钟。
他打量了朱雨婷好几眼,随后激动的问道:“娃娃,你是哪里的?你是我的女娃娃婷婷吗?”
距离女儿离开已经11年,谁也理解不了,当初他回家时面对女儿空荡荡的房间和女儿被亲生父母带走的消息时,心里有多绝望。
这些年,他心里一直盼望着,女儿会回来找他,但是十几年过去了,一点音讯都没有,他心里早就不抱希望了。没想到,如今,在他的有生之年,竟然能再次与女儿见面。
在朱雨婷的印象里,养父没怎么变,不过比以前更加瘦小佝偻。当鱼录庆略带颤抖的声音问出那句话时,朱雨婷直接向着鱼录庆跑过去。
心里的千言万语一时间竟说不出来一个字,只是冲过去紧紧抱住养父,两人抱在一起痛哭。
等到他们情绪稳定了一点之后,朱雨婷询问养母去哪儿了,鱼录庆告诉她,白淑云早在四年前就已经病逝了。
原来当时朱雨婷被亲生父母带走后,白淑云的旧疾复发,兵败如山倒,最后病逝。
不过即使是在临走前,白淑云还一直在叮嘱老伴,如果哪天雨婷回来了,记得让她去墓前看看我。
雨婷听到养母离世的消息很难过,她很自责,为什么自己当初没有早点回来。带着对养母的思念和遗憾,朱雨婷随养父一同前往养母的坟前。
在白淑云的坟前,朱雨婷双膝下跪,朝着九泉之下的养母深切跪拜泣不成声。
当天晚上,朱雨婷和养父一直聊天,诉说着这11年来,彼此的经历,相互感慨着人生中的幸福与无常,久别重逢的父女两人聊了一夜。
后来,朱雨婷劝养父去养老院住,钱由她来出。鱼录庆却表示自己身子骨还硬朗,住在这里习惯了,而且门外地头还有老伴的坟,每天看一眼也是安慰。
天亮以后,朱雨婷将养父带到商洛市里,给他重新挑选了几身衣服,还给家里添置了一些生活用品,最后,她还给养父买了部手机,这样日后与养父联系就更方便了。
在村里陪了养父几天后,朱雨婷返回浙江舟山继续工作。临走前她给养父留了一笔钱,让他好好保重身体,并表示自己会经常来看望他。
此后,不管朱雨婷多忙,她总会抽空给养父打电话叮嘱他吃饱穿暖。同时,她还经常网购一些生活必需品到城里的亲戚家,让他们有空回村的时候一起带给养父。
如今,为了再次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朱雨婷在商洛市租了套房子,并将养父接过去居住,毕竟在那里有一些亲戚朋友可以帮自己多照看养父。
她说养父的年纪大了,不想他再回农村受苦,要让他在城里安享晚年。
她的亲生父母在知晓了女儿的做法后,刚开始两人很反对女儿的这一行为。
但是当他们看到女儿在鱼录庆面前开怀大笑时,他们突然释然了。只要是女儿开心,那就遂了她的心意。毕竟女儿有感恩之心也是他们一直以来都期盼的。
诚然,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纷繁世界里,好人有好报或许越来越苍白无力,许多人认为,利己主义才是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相比于处处为自己,有些人更懂得感恩。
朱雨婷与养父母虽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的情感却超越了血缘关系的羁绊。爱能治愈一切,哪怕曾经有过伤痛,也会被爱疗愈,但疗愈的前提就是能用感恩的心接受爱。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