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2222年了,某银行办公大楼的防疫措施还是这么“先进”?

不知不觉,疫情至今已三年。三年以来,不管是官方组织还是广大的抗疫工作者队伍,都付出了巨大的智慧和努力,他们的艰辛付出,换来我们的生活安宁、生活有序。

也就是说,相比世界上绝大数国家,在防疫方面,我们已经成功地、科学地运用最小的成本、最高的科技含量,保持了疫情下社区正常生活、生产正常运转、经济有序发展。

在核酸检验、行程码、流调、医学系统的完善体系的支撑下,我们的国家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这是事实和历史检验过的,无庸置疑的。

但,疫情下,总有人性作妖的咄咄怪事。

某银行办公大数的防疫措施,说来让人无语。

当地的要求是,进出小区、公共场所等,凭24小时核酸检验阴性结果,或48小时核酸检验阴性结果+24小时内检测记录。

而某银行办公大楼,则加了码,要求24小时核酸检验阴性结果,后者不行。

当然,在疫情紧张的情况下,员工大多表示理解,毕竟金融服务关系国计民生,也是老百姓必须的服务,整个分行大楼是集中办公区,一旦有问题,对全行的系统和机制都是有影响的。

所以,要求24小时核酸检验阴性结果,虽有加码之嫌,但大多数员工认为并无不当。

而人性的作妖,在于以下措施:

如24小时内有做检测,但结果未出的,需要进入办公大楼的,要求有同事签字担保。

不得不说,这是人性的怪胎。

它的作妖,在于主管疫情防控的总务部门,推托责任,而且是推给无辜、无奈的普通员工个人。

我就想问问,一个同事,给另一个有“48小时核酸检验阴性结果+24小时内检测记录”同事签字担保,让他进去大楼正常上班,签字担保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担保的内容,是保证这个同事昨天没去过涉疫地区、没去过风险场所?签字的人怎么知道他有没有去过?连这名被担保的同事本身都不知道,因为这是不确定的。

如果知道某个地方涉疫的话,谁还会去那?

担保的意义,是确保疫情风险事件不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了,这名签字的同事又该作何处理?这是他一个人可以负责的事情?

如果同事拒绝签字呢?那这名24小时结果未出、有48小时结果的同事就进不大楼,上不了班,缺工缺勤,他所在的部门岗位就少了一人,他要经办的业务就少了相应的环节。

不要小看这一个个小小的个体,疫情下,正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的正常运作,才构成了整个社会的运行。防疫无小事,事事关乎民生和社会。

显而易见的是,这三年来,我们的防疫手段更加丰富、技术支持更加到位,科学水平不断提高,而这一切的巨大意义,不仅在于保证了老百姓身体健康,更在于支持着大社会与病毒斗争共处、有序运行。

而银行的防疫工作,本就是办公楼里的总务部门的责任,这个部门却利用同事之关的关系,大家拉不下面子的心理,人为制造这个机制,以层层加码的手段,推托了自己的责任。

其简单粗暴、不作为、乱作为的嘴脸和作风可见一斑。

这真是辜负了广大前线抗疫工作者的付出与苦心。他们的艰辛,无非就是为我们普通打工人保驾护航、保持社会正常运转。

那天,我被一个同事叫住签字的时候,我问门口的保安,为什么有这样的政策。

保安挠挠头,一脸无解那看着我,说,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大楼物业,这是你们银行领导要求的啊。

我看着他,又想起了上海的那个保安,还有西安的那个保安。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