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与散焦,别那么一心一意


聚焦,集中全部视线于一处,甚至余光扫不到其他事物;散焦,恰恰相反,视线散落各处,没有重点,却又处处是重点。

古人又有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之人,正是由于身陷局中,视线只落在那一点,找不到破解之处;而旁观之人,却能将视线散落在各处,也许不经意间,就找到突破口。

比如乐团里的乐手,他既要熟悉自己的演奏部分,也要注意指挥的指示,跟上其他人的节奏,这样才能奏出和谐美妙的曲目。这恰是一个散焦与聚焦并存的过程。

有时候我们发现,另辟蹊径,反而找到最好解法,也正是由于通过聚焦找不到答案,反而是从散焦找出一条路子来。

化学上有这样一个故事,苯环结构的发现。

经化学家日拉尔等人的精确测定,发现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将其‬分子式确立为C6H6

但其结构式‬为何种形式‬,仍然‬难以‬解释‬。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也‬在不断‬寻求这个解答‬,但是‬做遍了‬各种假设实验研究‬,还是‬没有解答‬。可是他真的太累‬,需要休息‬,只好‬心灰意冷‬地‬带着问题‬,进入梦乡‬。

在梦中,他见到了一条蛇,这条蛇非常奇怪地咬住自己的尾巴,变成一个圆环。奇怪的圆环?为什么这么奇怪?

凯库勒瞬间得到了灵感,苯可以是一个环状结构吗?凯库勒醒来后,迅速就着这个灵感进行了假设研究。他提出了苯是由六个碳原子之间通过单双键交替连接的环状结构。

1935年,科学家詹斯用X射线衍射证实了这一假说‬: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角形,里面的‬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


别那么一心一意,换个角度,三心二意,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以上感想来源《如何打造你的最优工作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