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标酱油,那么大企业这点事都整不明白

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酱油双标事件,在网民激烈的倒酱油比赛中,某酱油企业给出了官方回应。




似乎准备以法律手段捍卫自己的权利了,不得不说这是正确的选择。


造谣肯定是不对的,敢于对谣言说不,敢于追究造谣者的责任,抬高造谣的成本,谣言自然就少了。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无可厚非,拍烂手掌支持。


但是消费者买不买账,这个就不一定了,企业有追究造谣者的权利,消费者也有自主选择产品的权利,买不买买啥品牌都是消费者自己的事,谁都干预不了。



抛开剂量谈毒性,这是耍流氓。


添加剂本身有没有危害,多数消费者不知道,添加剂的剂量达到多少对人体有害,消费者就更不知道了。


添加剂在人体内会残留多久,这个就更少人知道了。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含有添加剂的在售酱油,是符合国内标准的,不然也不可能上架销售。


超标的话,早就被罚到掉裤子并且下架处理了。


所以某企业的声明没毛病,遵守各个国家的标准确实是底线。


嗯,内错,食品的各种添加标准都是底线,贴着底线做没毛病,但这不是唯一标准。


企业大可以把标准往高了做呀,为什么一定要踩着国家标准贴地飞行呢?


既然可以生产出不含添加剂的酱油,那为啥还要添加呢?


既然有不含添加剂的酱油,为什么国内不销售呢?为什么不能给消费者多一个选择呢?是国内禁售不含添加剂的酱油吗?


千金难买心头好,只要消费者喜欢,价钱还是问题吗?


消费者气的是这个。


不把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放在心上,这声明就白写了,不信你看看有多少消费者买账呗。


这时候把标准摆出来顺便认个错,然后上架不含添加剂的酱油,趁机大卖一波,不比一纸冷冰冰的严正声明好吗?


那么大个企业这点事都整不明白,确实有点拉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