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的科技与狠活

应粉丝要求,我们出个保险里的海克斯科技系列。保险里的科技与狠活啊。

先从健康险开始说吧。

各家公司都是用的同一个疾病发生率表,也就是说,当重疾险各个病种的定义都一样的情况下,理赔支出的成本应该是一样的。先不提理赔审核上的事,单说病种这方面,我们来看看什么叫狠活。

理赔成本一样,那价格就该差不多,但现实情况是,因为病种定义的不同,导致理赔成本差别巨大,所以也就导致了重疾险的价格差距巨大。还有就是有没有身故责任,这一点相当重要。

我们先说带不带身故责任。国家规定了6种统一定义的重疾,还有另外22种必须都包含的定义都非常相近的重疾。我们拿出其中一个叫严重急性心梗的来看看。当发生急性心梗,并且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宣布死亡的,大家猜一猜,不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能不能赔。

注意我们在这里不掺杂任何通融理赔相关的事项,仅从合同上看。这个是赔不了的。



大家看一下严重急性心梗的病种定义。里面有一个要求确诊6个星期以后的数据。显然这个数据是拿不到的,所以无法理赔。

这还是到了医院有了病历的情况。这种情况打官司可能还能得到个协商理赔。但那些到不了医院就没有生命体征的,想理赔就得做梦了。

不仅如此,还有比如脑中风后遗症,达成标准要180天以后。如果180天内人就没了呢?一个样的,赔不了。

哎,然后这个时候就有狠活了。有人告诉你,买个不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特便宜。然后加上一个定期寿险。这样重疾能赔,身故也能赔。闹不好还能得到两份赔偿。这样才合适。哼哼,合适的前提是,命都没了。

而经过保险业统计发现,到60岁前,参加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的男性死亡率为0.9161%,女性仅为0.4414%。60岁前,参与养老金业务的男性死亡率仅为0.4660%,女性为0.2315%。参加养老保险的死亡率大约是参加人寿保险的一半。这里会有一个信念层面的区分,也就是情绪和外在影响导致的死亡率差异。这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我们单看60岁前最高的一个死亡率数据,还不到1%。而且是单一性别。

贴出来这个数据,是想告诉大家,定期寿险,基本上几百个保单里,才能赔出去一个。这还不算理赔审核上可能碰到的障碍。

狠活啊。定寿的理念非常容易深入人心。你没了你家人怎么办?关键是很便宜。所以特别容易出售,而且最重要的是佣金率可不低啊。因为定寿和定期型重疾险对保险公司来说基本都属于纯利润。还有人说什么因为便宜,业务员挣不到钱,所以不喜欢卖。真能扯淡。便宜的东西,卖的多了不一样挣钱啊,何况那么容易卖。

这活其实都不够狠,仅仅是利用你的心理赚钱而已。

来看看这几个狠活。严重心肌病



要求四级心衰持续不间断180天以上才能赔。四级心衰,这个人就已经基本上保持躺着,和很慢速的短距离行走了。稍微有啥刺激导致心率升高一点可能接着就过去了。这是个随时会没的病。要坚持不间断180天,我的个天啊。人都倒沫子了也赔不了啊。相对来讲,宽松的定义是没有这个180天时间的要求。因为这一条,导致理赔纠纷的案例不少,我以前的视频也发过案例的。



再看,严重1型糖尿病。要求两个脚都截肢。狠活啊。这都不是一只脚,是两脚都得截肢。那得到什么程度了,下一步就是败血症导致器官衰竭了。相对宽松的定义是切除一个或者几个脚指头。要么不切脚趾而是有其他的标准。

这种病种定义的狠活太多了。看我主页置顶第三个视频就行,里面说的很详细。

保险行业的科技我觉得应该算是属于年金增额寿类险种。能让你感觉很适合但实际上竹篮打水。而狠活,在健康险领域体现的还是挺淋漓尽致的。比如医疗险上自付与自费的区别,比如意外险上职业类别的区别等等。总之,一分钱一分货。

大家都知道什么样的狠活,可以在评论区聊聊。

我是保将军,关注阿辉,带您听点真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