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量身打制工作“魔盒”的匠人

我与周亮同事加邻居快20年了,在我心中他是个无所不能的才子,可到底才高“几”斗,我还真难定量,因为他从不参“赛”。

几天前,当我在办公电脑上点开由他创建并仍在更新的中国石油东北化工销售公司“量价配合”“价格到位率”“缩差”“价格趋势”智能模型时,被那清晰、直观、快捷、交互......“魔盒”般强大的智能数据及分析系统唏嘘不已,慨叹之余更被制作人周亮的专业水准和知识广博而折服,也驱使我更想深入走进周亮,探询“魔盒”制作的全程。

1989年从辽宁省师范大学物理专业毕业的周亮来到了当年的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乙烯高中,一年实习期满后他成为了学校里最年轻的班主任,并带领这个班出色的走完高中学业,幸福的踏上各自“列车”。随即,学校全新的“计算机课”由他开讲,直至他被企业的计算机情报中心“挖走”。再后来,到了中国石油东北化工销售从网络管理员到统计员和现在的信息价格管理员。

“追求工作效率和质量”是周亮给自身工作画出的基本底色,由此带给他对工作“理想化”的不断追求与自我超越。

进入2020年,东北区域一批大型民营石化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东北地区的化工产能急剧增长,加之全球疫情影响,中国石油东北化工销售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21年3月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市场营销工作会议为身处困境的东北化工销售公司点亮了航灯。该公司迅速制定出《推进化工产品市场研究方案》,并将其中“量价配合考核研究”的重任落到了周亮肩上,同时明确划定了2021年5月31日前完成。在专项工作会上,时任该公司总经理石振东在对“量价配合考核研究”的定位提出:“能直观的辨别出公司所销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量’‘价’间的变化,并能从数据中清晰地发现背后的走向和规律性的东西,让管理者能够与数据‘对话’,为公司精准把握化工市场动向提供科学的施策依据”。

周亮以其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积累,借力相关平台的技术支撑和有关单位的成功案例,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便量身打制出一套契合本位营销实际的“量价配合考核”智能模型,同时又开发出了一套与之匹配的“价格趋势”智能模型。“模型”将考核的17大类化工产品、160余种牌号产品,以及“对标”的同行业产品销售信息全部囊括其中,使用者只需一个“点选”,“模型”便可弹出产品“月”或“日”之间真实的量、价关系、盈亏排序、“优劣”时点等。同时,“模型”展现时产品的色彩“区分”、柱形“排序”、饼状“占比”、曲线“走势”......更让使用者对所需信息一目了然,为营销的精准把控提供了可靠依据。

2021年8月,一直处在低迷市场中的橡塑产品开始出现“抬头”趋势。按照销售计划进度,此时该公司的橡塑产品已欠量2万余吨,根据常规策略应及时跟销补上欠量。然而,“价格趋势”智能模型显示出后续还将有大的“抬头”,该公司管理者审时度势,把控销售节奏,保住了效益的流失。

2021年7-12月,该公司在开展的“赶‘一流’、树‘标杆’专项劳动竞赛”中,将“量价配合”模型作为了考核的重要依据。

2021年底,该公司管理者在对“量价配合”考核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价格到位率”的讲评与考核,并将此为靶心展开系列工作。在公司管理者的指导下,周亮又打制出一套“价格到位率”和“缩差”智能模型。2022年,在“营销提质”“管理提档”的步伐下,该公司在内部业务系统中掀起了“价格到位率”专项业务竞赛,无疑“价格到位率”的智能模型成为了“赛道”上的终极裁判。

随着“模型”在该公司内部的广泛使用,公司管理者对“模型”提出了更高要求:简约、快捷、统一、规范,同时消除营销环节中的各种优惠政策给“量价配合”考核带来的“杂音”,要将“模型”成为公司的“周讲评”和“月考核”的有力工具。

2022年3月初,沈阳地区疫情复燃,被封控家中22天的周亮“闭关”潜心打磨每套“模型”,并实现了“模型”在改版升级后对前期运行中出现弊端的有效化解,极大地提升了该公司数据处理效率和管理效能。

出色的工作业绩和追求极致的敬业准则,让周亮成为了该公司2021年度劳动模范。采访中,当我问及他为何总是在追求工作的完美时,他嬉笑回答:“我喜欢追求工作的完美,当一次次完成自我的追求,那过程中的所有煎熬就是我生活中最好的‘佐料’”。(钟晓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