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的套路有哪些?看懂这2点跑赢大多数人

“一分钱一分货”,贵有贵的道理,大公司品牌有保证,到期能返钱,“有病治病、没病当存钱”……

这些话术线下买过保险的是不是听着非常熟悉,相信我,但凡有这样给你推销的代理人你最好退避三舍,谨慎再谨慎!!!

下面,懂保君就从具体的案例中给大家详细说说,保险公司的产品和理赔设置上都有什么样的套路?今儿个就一起来扒扒那些保险公司的底裤给大家瞧瞧~~

一、先说说【产品设置】上,看看有哪些套路:

别人买的保险4000块,你买的保险1万+,贵上好几倍!保障到底好不好?返还的保费有多大价值?对比你就知道了:(以买50万基础保额为例)


1、保障好不好:

  • 重疾保障:

嘉和保保单前15年能赔150%保额实用价值更高!重疾高发年龄段在60岁前,尤其41-50岁家庭责任最重的阶段能拿到更高的赔付保额很重要,华夏福18岁前和60岁后的额外赔设计实际作用并不大!

  • 中轻症保障:

轻症方面,嘉和保患3次轻症分别赔40%/45%/50%保额,赔付比例更高;中症是介于重疾和轻症之间的疾病状态,能比轻症赔付更高的保额,而华夏福直接没有中症保障,相比现在主流重疾险的设计标准,保障差很多!

  • 癌症二次赔责任:

癌症高发,且癌症治疗具有转移、持续、复发、新发的特点,懂保君一直建议大家买单次赔付重疾险时务必附加上癌症二次赔付责任,华夏福没有这项责任的保障,依然不及格!

2、“返钱”值不值:

那句“有病治病,没病返钱”,诱惑了多少懵懂投保人。

经过上图对比可以看到,在保障不如消费型产品的情况下,返还型重疾险华夏福每年所交保费是不返还的嘉和保的近3倍。

所谓的返还保费,其实是我们用多交几倍的钱换来的。不仅价格贵几倍,而且只有保障期内没得重疾,才会返钱给你!

返还的实质是保险公司把你多交的钱拿去投资,几十年后再把已经贬值很多的本金返还给你。

如果买了华夏福,活到88岁没患重疾出过险,顺利领取返还的总保费25.88万,收益到底有多高?

懂保君经过简单测算后,其年IRR年化收益率不到2%,不如存银行定期。

所以,我们实在没有必要把交的钱,几十年都套牢在保险公司。完全可以用几千元买消费型重疾险,剩余的钱用作其他稳定投资和日常生活开销未尝不可。

看完了产品的套路,接下来一起看看理赔上的套路。

二、保险公司的【理赔套路】话术:

“你们年轻人还在网上买保险,摸不着看不见,真理赔了找谁去……”

这句话想必大家也不陌生吧,线下代理人经常会拿这一句来忽悠想在线上配置保险的年轻人,一味的强调线下大公司保险理赔的可靠性,诋毁线上保险公司理赔的不稳定性,以引导年轻人在线下投保。

其实不然!咱们实打实的看一下往年的理赔数据就知道了:

如上图对比,无论是大家熟知的老牌保险公司,还是新兴崛起的保险公司,理赔时效、获赔率几乎一样,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还有些朋友担心“小”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服务质量……

还是那句话,保险公司不分大小,别人家保险公司能做到的,我家保险公司也同样有能力。保险公司背靠银保监,受银保监监管,你的保单是一纸合同,有监管撑腰,合同在保障就在,不会因公司差别待遇!

长期型险种比如重疾险,一年几千块保费,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不是小数字。

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将心比心,如果每年几千元保费能换来盔甲加身,即使未来的疾病风险不可控不可知,这笔钱都花得值得!

怕的是,回报我们的是保障背后的暗藏心机、坑蒙拐骗,这种欺骗与无赖无异!

但遇到保险无赖,往往我们诉诸无门,最好的处理也是最无奈的结果,只能退保,而退保必定会有损失,这笔智商税是交定了!

抛开保险的种种套路,保险姓保,买对保险大可安心。而保险难懂易踩坑,懂保君建议您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量身定制保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