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发展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肉制品)也是我国最大的肉类供应商(生鲜猪肉),主要业务可以分为生猪屠宰及肉制品两大业务板块:屠宰驱动营收增长、肉制品贡献主要利润
生猪屠宰:营收增长较快,营收占比逐年递增,但毛利率较低(2020年毛利率7.17%)。
肉制品:营收增长缓慢,不过毛利率较高(2020年毛利率30.54%),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生猪屠宰产成品为生鲜猪肉,分为热鲜肉、冷鲜肉、冷冻肉,双汇以冷鲜肉为主。
肉制品根据生产工艺可分为高温肉制品和低温肉制品,高温肉制品以火腿肠、罐头类为主,其中双汇王中王为公司明星产品。
低温肉制品如培根、火腿切片等,目前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
成长盈利能力
2010-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在小幅波动中呈增长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5.8%,增长缓慢,但公司毛利率、净利率稳定。
资产负债结构
资产负债率低,可用资金充足,而固定资产占比越来越低,效率提升。
营运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2.33,高周转模式。
费用占比下降,成本管控佳。
行业对比
未来展望
1、竞争格局分散
高温肉制品:双汇和金锣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高。
低温肉制品:双汇占比15%,雨润占比6%,行业前四合计占比约25%,集中度较低。
屠宰行业:双汇、雨润、龙大肉食生猪屠宰量合计占全国屠宰量仅约4%,其中行业龙头双汇占比约2.35%,行业内相互争抢养殖生猪原料,结构性失衡,屠宰全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30%-35%,产能利用率过低,盈利微薄,屠宰量增加,利润率增加。
此种格局,源于生猪养殖集中度低,全国范围内屠宰厂众多,竞争极度分散化,使大型规模化屠宰企业较难获得稳定的生猪供给。
根据农业部生猪生产发展规划,预计2020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2%,生猪养殖集中度进一步增加。
2、消费升级
随着安全、健康、便利性,我国肉类产品结构正在持续调整,肉类产品深加工率也将进一步提升。
以美、日、欧发达国家来看,冷鲜肉(非冷冻肉)占比达到90%以上,受制于冷链运输和储存条件,目前我国冷鲜肉还在发展中。
冷鲜肉(商超)相比热鲜肉(农贸市场)更安全健康,同时又具备新鲜鲜嫩特性,市场占比逐步提升。2008-2018年,市场占比由7.9%提升到32.5%。
低温肉制品(如火腿切片)新鲜、健康、优质,明显高于高温肉制品(如火腿肠)。
低温是指在较低温度(0-4℃)环境下,抑制细菌生长,同时又能保持肉类原有营养和固有风味。
总结:
双汇规模最大、成本管控佳、利润率显著高于同行,成熟稳健、盈利能力最强,但营收增速慢,成长性不足,市盈率主要在10-20倍之间波动
次维空间 202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