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兵污名化,谁的锅?

当我们在网上肆意的冲浪时,


总能听到各种“友好”的声音。


这个群里,有一群草泥马奔腾而过。

“鼠标”、“手表”、“手柄”,又激起了一阵和谐的讨论。


直到有一天,你在群里被人亲昵地称呼为“伞兵”。


什么,我怎么成了伞兵?


明明,自己的征兵体检都不合格。


直到有一个小可爱,私信告诉了我真相。


原来,伞兵就是“傻逼”的意思。


“鼠标”、“手表”、“手柄”,也是“傻逼”的谐音。


好家伙,一桩悬案终于告破。


但我却高兴不起来。


事实上,也不止小嘉一人高兴不起来。


只需要去各种平台看看,


大家就能发现“伞兵”二字流传之广。


以至于,这股风气需要官媒亲自下场发声的程度。


近日,央视网青年呼吁,不要将伞兵污名化。


乍一看这个说法,好像挺唬人的。


其实,仔细一想。


大家都挺冤枉的。


首先,冤枉的是官媒。


空降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兵种。

这个部队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尊敬。


曾记汶川地震,空降兵部队15人勇士的5000m盲跳。


现在看看,“伞兵”这个词所指的对象。


真要说起来,我觉得的确污名化了英雄们。


其次,冤枉的是广大人民群众。


大家在互联网上总得说话吧。


看见了公知、汉奸、卖国贼的言论,总得宣泄一下情绪。



结果呢,打“傻逼”打不出来,打别的被删帖。


群众的智慧,加上汉字的魅力。


我们最终得到了如今的结果。


大家借“伞兵”二字,表达了对“傻逼”的愤慨。


再三,冤枉的是平台。


大家都是长在红旗下,坚定不移跟党走。


低俗内容,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啊。


于是,设置屏蔽词也是理所应当。


如此看来,其实各方都没错。


不过是设定规则的细节,还需要大家斟酌。


骂人这事,古今皆有之。


其实,从孔圣人这就有体现。


只不过呢,人家骂得比较委婉。


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说白了就是:


乡里说的老好人,都是偷窃道德的人。


连圣人尚且不能免俗,我们寻常人骂街也是很正常的。

但假如网上把所有骂人的词都屏蔽了。


我们却又想骂人。


那可咋整?


大家也只能反话正说,把“傻逼”说成“伞兵”。


厕所是用来排泄的。


可如果,我们把厕所堵上了。


那么,遍地都会成为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