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夜读」爷爷的看瓜棚

每一个周日晚上|小南与你说晚安

文|张 曙

原文刊载于2021.07.02江南晚报人文周刊

瓜果飘香的季节,我又想起童年关于西瓜的故事,还有爷爷的看瓜棚……

那时我家有八口人,除父母和我们兄妹四人外,还有六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父母在生产队起早摸黑一年挣的工分,还换不回全家的口粮。经老书记默许,父亲偷偷地在东荒岸的八分自留地上种起了西瓜。

图源:pexels

晨露沾湿了双脚和裤管,我也毫不在意。对着瓜棚喊爷爷,爷爷在瓜地中间应着我。眼看着头茬西瓜快成熟了,爷爷在瓜地里忙着做标记呢。当时爸爸在大队五金厂当供销员,两担头茬西瓜要卖给厂里,送给无锡的协作客户,头茬瓜质量最好,可以卖个好价钱。虽然只有七八分钱一斤,但全家人从来舍不得吃好瓜,优质西瓜全部外卖,以换取年终的口粮钱。但也有例外,那就是雷雨天过后,爷爷总能在瓜田里找到一两个被雷击破的西瓜,都是个大皮薄的上好瓜,第一时间送回家,让我们全家老小大饱口福。为此,我小时候特别盼望雷雨天到来,当然也担心爷爷的安全。

图源:pixabay

西瓜成熟的季节,正逢江南的梅雨天。连续几天的大雨,水位持续上涨,圩外穴居的小石蟹成群地爬进爷爷的瓜棚里,在床下躲避洪水的侵袭,随手一捉一个准。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与爷爷一起捉到了半鱼篓石蟹,背回家中,让奶奶做了两大碗“面拖蟹”,全家人痛痛快快地吃了两顿。至今我还难以忘怀那抓螃蟹的场景,还有那“面拖蟹”的美味。

图源:公众平台提供

不过最难忘的,还是和爷爷一起在瓜棚里住的唯一的一晚。那一夜,我不仅体会到了爷爷看瓜的辛苦,也充分领略了爷爷陪我在圩岸上乘风凉、数星星、捉萤火虫的乐趣。

那是我二年级放暑假的第一天。爷爷从瓜棚中搬出一张长凳,和我一起在圩岸上坐下乘凉。爷爷摇着蒲扇,指着遥远的星空告诉我,那条亮带就是天河(银河),天河两边有两颗特别明亮的星星,一颗是牛郎星,另一颗是织女星,并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无数萤火虫一闪一闪飞舞着,爷爷挥着蒲扇,拍到了十几只,让我装进白天就准备好的玻璃瓶中,系上棉线挂在蚊帐中,当草棚中的一盏明灯。

夜色渐深,爷爷催我上床睡觉了。我爬进蚊帐,躺在爷爷早已用清水擦过的凉席上,抬头望着帐顶那个由萤火虫做成的小灯笼,享受着爷爷扇来的凉风,听着爷爷娓娓动听的故事,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责编:小南

校对:王欣

编审:吴军

来源:江南晚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