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与奥密克戎首场大战告捷,没有挺过来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也有那么极少数人,比如我和我先生,在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家人、同学、同事、邻居们全部阳过、阳康之后,我们成了“郭襄”。
但如今,我们却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自己严防死守,从来没有阳过到底是好还是坏,是不是还应该继续坚守。
第一波感染高峰过去之后,我们忽然感到,在全国人民与奥密克戎大战的过程中,自己却成了个看客,旁观了一场身边人和病毒大战的残酷故事。
虽然,政策刚开始放开时,我们也曾惊慌失措,因买不到感冒药、退烧药、抗原而苦恼;因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描述感染后的各种“酷刑”而害怕;因看到多个讣告、还有身边亲属的离世而痛心;因得知亲友们一家家的全阳了而难受;也为到处呈现的医疗挤兑而担忧……
我们也曾抱怨政策放开太仓促,也曾恨痛放开派鲁莽地“撞门”,也曾埋怨部分专家的话不真实……
如今,当一切尘埃落定,第一波高峰已经过去,阳康们重新回到岗位;街头重新出现人流;有些人甚至摘下口罩,在马路上闲庭信步,我们这两个“郭襄”,却发现自己已经脱离了社会。
似乎,在与奥密克戎的斗争中,我们成了逃兵,成了掉队的人。
以致于,我们至今只能躲躲藏藏,不敢大大方方地外出,不敢脱离N95,不敢恢复正常社交往来。
当阳康们已经走出疫情,我们仍在自我隔离、自我封控。我们与他们似乎活成了不同的两个世界。
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真的不合群了吗?我们是不是应该顺其自然地去阳一次呢?
如果不阳那么一次,好像自己的人生就少了那么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不阳那么一次,似乎就失去了与亲友们相聚的勇气。
但家人们感染后的那种切肤之痛,又让我们对病毒望而生畏,不敢主动求阳。特别是得知新型变异毒株XBB已传入我国,我们更加害怕了。
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警告说,奥密克戎XBB亚变体的不断增加,可能进一步损害新冠疫苗的功效,并导致突破性感染激增以及再感染。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也曾表示,XBB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和我国流行的BA.5有所差异,感染BA.5后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力水平下降,遇到免疫逃逸能力强的毒株,再感染的风险会增加。
奥密克戎仍在持续变异,似乎没完没了的,让我们前怕虎后怕狼,在病毒面前,我们成了彻头彻尾的胆小鬼,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畏首畏尾。
这样痛苦的日子还得持续多久呢?未阳的我们无限焦虑。想阳,又不敢阳;开始从内心里羡慕阳康。
或许,最困难的时期即将过去,曙光即将再现。疫情也终会告一段落。但这些,都是阳康们的胜利。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说:急性传染病还是有它的规律,在急性感染的高峰以后,都是第一周到第二周是最艰难的。现在其实不同的城市正在经历急诊和重症的高峰,可能是我们最困难的时期。随着这一波大部分感染的重症,感染高峰过去以后,往后就会出现往下走的趋势。
著名流行病学专家曾光表示,现在就可以分场合摘口罩了。比如在空野中就可以不戴口罩。在疫情感染率已经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的地方,感染过两周以后,至少就不会像现在都要戴N95口罩了。但是去到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在飞机、火车上,还是要戴口罩、勤洗手。
在病毒纷飞的世界里,阳康们似乎可以稍稍松口气了。
而我们,郭襄们,却始终不敢松懈,生怕口罩戴歪了。
政策放开果真是有准备的,没准备的只有老百姓,为啥受伤的总是咱
奥密克戎来袭,人生如游戏,规则已变,放开前vs放开后,反差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