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0日,东川镇召开党委会,欢送旧书记,迎来了新的书记。新书记姓张,只有三十五岁,年轻有为,说话不多,但掷地有声。会后,人们边走边小声议论:新书记行不行?能不能干下去,关键看能不能尽快解决镇焦化厂和田村的纠纷问题。
镇焦化厂是镇里支柱产业,在全市都有名。厂长是有名企业家,财大气粗。田村是镇里最大的村,村里马书记在老百姓中威信极高,还兼任镇党委委员。焦化厂车辆走的路是田村的一条土路,由于车辆多,经常把路压坏,村里就派人拦截焦化厂大车,不让车辆出入。焦化厂为此也赔给村里一些钱。但厂长与马书记都心高气傲,不把对方放在眼里,各执其理,始终谈不妥。焦化厂出行时断时通,最后闹到双方大打出手,撕破脸面。镇里、市里出面多次也没谈妥。前任镇书记为此受到影响,调离东川镇。
开完党委会,田村马书记急急忙忙往家赶,半路上接到新到镇党委书记电话,指明要到家里吃饭。马书记心里一阵激动,赶忙通知村干部到家作陪和新书记喝酒。半个小时后,新书记坐到马书记炕上。村里干部热情给张书记敬酒,张书记来者不拒,大家推杯换盏,热闹非凡,一小时后七人就干了六瓶。干部们都喝的脸红脖子粗。马书记试着问:张书记,还喝吗?张书记顿一顿说,最后一瓶,我敬大家。说完,打开酒,给众人倒下,大声说:在坐的都比我年龄大,我敬老哥们一杯,小弟我赔大家三杯,说完连干三杯。村干部哪里能让书记一个人喝三杯,纷纷连干三杯。喝完后,已东倒西歪,拉住书记的手,扶着肩纷纷表忠心!
吃完饭,大家拉住书记手不让走,非玩四圈麻将。于是又打了四圈麻将。最后,张书记握着干部的手说:老哥们,不能再玩了,明早还要去市里开会。说完在大家的搀扶下,坐进车里。
车走出去几十米,送行的干部正要走,突然发现车又倒了回来,张书记摇下玻璃,对一帮村干部说:老哥们,咱们村和焦化厂的路是怎么回事?这帮干部争先恐后地说:没什么事,全听张书记的。汽车玻璃重新摇下,张书记扬长而去。
听说,张书记出去后,住进焦化厂。第二天上午,厂长领张书记参观了焦化厂,考察了厂外的那条有纠纷的路。
第二天下午,镇党委扩大会议召开。会上做出重大决定:焦化厂与田村的“纠纷路”,重新加宽,铺设成水泥路。会上张书记大讲修路的作用与意义。高度赞赏田村马书记心系百姓利益、顾大全镇大局的精神,表扬了焦化厂慷慨解囊,修路为民的行为。在热烈的掌声中,田村与焦化厂都做了积极表态。两个月后,一条宽阔的柏油路修成。全镇上下干部都对张书记佩服得五体投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做农村干部、群众的工作,既要讲理,更要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