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一个很简单的案件,让我们从开始对牍娥冤的同情,引发杞人忧天的反思,再到大v们拿出开封府包青天对当地官方的资质,再到杨志卖刀的对刘家的同情,短短半个月四个历史人物,轮番上演。我想我们该反思一下了。
杞县叶婷这件事,叶家通过舆论表达诉求,官方迫于一群大v和新闻号的舆论压力,最终把一些细节公开。细节公开了,但是换来对叶家的反嗜,叶家被网暴,被当地社会性远离,最终得到了叶家不想要的结果。
当然这也并不是最初同情叶家的网友想看到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案件中,所有证据即使都结案了,细节也不公开的主要原因,也是一些主流媒体害怕舆论引导案件结果,不介入正在审理案件的原因;但也成了那些蹭流量的新闻大v和评论员,利用网友对法律法理的认知偏差,和官方通告需要收集证据滞后的时间差,对官方三问一要求,最后再来个为什么大众不买账这种看似正义人设,捡流量引导舆论的密码!
一审判决的结果,刘家一个无期一个8年。而叶家得到的是十二万的赔偿,和网友对叶家和已经过世父亲的网暴。热度过去了,那些质疑官方,求事实真相的新闻大V们圈了一波流量之后,正在着急的去赶下一波流量;之前叫嚣着正能量,叫喧着公平正义的吃瓜群众们也都陆续的退场;只剩下了三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和一个谁都不想要的结果。
记得之前,叶婷的电话录音中的“我要怎么向广大网友交代”,最终得到的不好的交代。各路支给叶家支招的大神,最后也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这件事也终将成为利用互联网表达诉求的一个反面案例。我能看到的是,这并不是叶家想要的结果,反而越闹就越要显示官方的公平公正,12万的赔偿,被网暴,被当地的社会性远离,除了父亲治疗和伤葬费,未来叶家又该何去何从?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社会中经常会出现。我们所追求的公平:一个就是在各种证据下法律的公平,就是一个无期一个8年,然后是12万赔偿,公平而没有温度。另一个就是结合各方现在的处境需求,人性道德上的公平,一定是在官方的调解下,刘家拿出更多的赔偿,争取给刘家人减刑的同时,也让叶家在未来生活上,不至于失去一个顶梁柱而变得更加贫困。而这两个公平,有时候他是矛盾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赔得多就判的轻,想判的轻就要赔的多,我相信理性的人是支持后者。
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肯定有律师和相关人员给叶家提过双方各让一步。也许有人给叶家说过,“不要闹了,闹到最后真要判下来,对几家谁都不好”,但是有人把这种调解,误认为官方被刘家收买了而去找叶家过来说好话,或者叶家所说的对他们的威胁,包庇犯罪嫌疑人。所以他们继续闹,想争取更多,把事情推上网络让舆论监督。但是那些所谓的新闻大v有多少能理性看这个问题的,只是他们打着正义旗号捡流量的一个工具而已。这样的结果就是,在舆论监督下最后转变为大众认为的公平公正,但这是没有任何弹性的,不可能让你狮子大开口,叶家很明显失去了一个争取更多赔偿的机会。但我认为这个案子最终还是会回归人性的立场上的公平正义,也就是二审前从法理的角度上进行最后一次的调解!
虽然我也算是一个吃瓜群众,但是我更感觉到叶家最需要的是什么?家里那么多的孩子需要抚养,叶家姐妹们也要成家立业。但家境也不怎么好,父亲的去世确实很悲痛,也让叶家失去了一个巨大经济来源,我是希望叶家会得到更多的赔偿。同时刘家也一样,家庭也并不富裕,一个无期一个8年,这个结果很惋惜。希望在杞县官方的监督下,尽其所能的跟叶家调解,争取谅解减刑,早日恢复自由。毕竟都还年轻,未来日子还长着呢,有的是机会!
最后关于叶婷是否会被定为寻刑滋事最的问题,估计会让一些人失望,我们依然可以相信杞县官方,虽然一场闹剧,让很多人顶着被各种质疑的压力。但是结果出来了,很多证据也坐实了叶婷这个不当行为的成立。但是我也能感觉到当地的官方肯定会看着叶家的遭遇,本着人性的关怀和人道主义帮扶的立场,应该不会对叶某诉讼,最起码不是刑事诉讼。
这并不是网上某个律师所说的,联系了叶家,然后掰着法律条文,就大言不惭的说不够成寻刑滋事罪。很明显你也是听一家之言,没有看到官方掌握的证据。我也想给这样的律师说,以后别拿着官方对叶家的人道主义关怀,来充当你解读法律条文的标准,不起诉不代表不成立,这样你只会把你的粉丝往沟里带。
也希望各网友真正能通过这个案件学到什么?要相信官方这种建立在法律的无情和人性的关怀上,最后的公平公正。我们都不希望叶家在受到失去父亲,小作文内容不实被网暴的伤害后,再受到三次伤害。如果我们一味的利用舆论,要求官方拿着法律的公平公,叶婷必然会面临寻刑滋事的刑事处罚,真要那样的话,叶家那么多孩子的未来怎么办?从政,上学,参军,考公务员都将会受到严重限制!希望杞县官方站在人性帮扶的立场上,对叶家不起诉或者象征性的给一个简单的民事小处罚,这才是一个理性的人想要看到的。我相信这也是所有官方行使公信力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