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渭北地区荒山野岭之中,突然形成了依靠采挖龙骨致富的利益链条,暗流涌动,险象环生……
龙骨属于一种中药材,为古代哺乳类动物象、三趾马、犀、鹿、牛、羊等骨骼的化石。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等功效。
随着药材市场对于龙骨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资源的急剧枯竭,需求矛盾日趋严重,目前市场价格一路上扬,每公斤收购价已经上涨到200多至300元。
一些采挖者,一旦尝到了甜头,特别是依靠这种营生可以发家致富,他们便不惜冒着极大的风险,在毫无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下,沿山钻洞,疯狂采挖,掘取利益。
往往资源所在地处于穷山僻壤之中,人烟稀少,从事采挖者不远千里迢迢,赶赴目的地,他们相对专业,又有一定的采挖技术和经验。而当地群众只是极少数,间接性地参与这种采挖活动。
这个采挖群体大都由亲戚朋友,家族成员组成,具体操作过程中,分散采挖与有组织,有分工协调相结合,就地解决吃住问题。
也形成了外地采挖人员"吃肉",当地群众"喝汤"的无序非法掠夺资源状态。由于有利可图,就有大肆采挖的行为,对于他们而言,相对高额的回报,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虽然是在从事极其艰辛又危险的"土里刨食"活动,可是与传统意义的土里刨食,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成年人,每日收入几百元甚至千元以上,亦属土里刨金一般的高回报。
他们通过长途跋涉实施异地采挖,却已经是轻车熟路,相对收益十分可观的特殊劳作,即使满载而归地回到家乡,依然每隔一段时间,不再二返长安"掘金",也心有不甘。
如此这般不确定性复杂成分的人员频繁来往,长时间,大量的掘土采挖,填埋了一些河道水沟,致使许多山体滑坡、塌陷,对于山体内部结构,地表植被,自然环境,自身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当地政府一直以来协调公安、林业、土地、环保等职能部门,强化管理措施,力图彻底制止这种擅自采挖行为,可是效果并不理想。
也曾使用挖掘机掘土填洞,水泥混凝土封堵洞口等措施,制止这种采挖现象,可是,安稳一段时间之后,又有一些采挖者昼伏夜出,选择避开原来洞口的位置,重新打洞寻找原有洞道,继续从事非法采挖活动。
有一次,突降暴雨,形成的山洪灾害,大量泥水灌入洞内,一些当地群众还在洞内拣食残渣龙骨,一家父子俩差点被呛死在洞里。
好在交错纵横的洞道,高低不平,洪水也没有完全淹没洞口,在消防战士,公安民警和当地政府,村组干部的及时有效搜寻下,父子俩才幸免于难。
据小道消息传闻,一些专门从事采挖的人员,也曾发生过塌方导致的伤亡情况,只是他们自己私下内部沟通协商处理而已。
鉴于潜在的安全隐患十分突出,之后强化落实了当地乡村组的源头管理责任,采取专兼职巡查人员相结合的方式,收效显著。
对于一经发现的采挖人员,立即报警,一律依法严惩,与此同时,与外来采挖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政府沟通联系,多措并举,才基本有效的解决了问题。
(网络图片,自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