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的没落:13岁上大学,17岁被劝退,母亲咒骂:你怎么不去死

2022年10月05日19:30:45 资讯 1832
  •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他两岁能写上千汉字、8岁读完初中、13岁参加高考,并以602分成功考入湘潭大学,年仅17岁便进入中科院硕博连读,但就是这样一位神童却紧接着就被劝退,还被其母大骂:你怎么不去死?

他的人生为何会有这样的反转?最终他又该如何收场呢?

神童的没落:13岁上大学,17岁被劝退,母亲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在湖南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华容县。如果你来这个县城,问当地居民知不知道县委书记是谁,估计大部分人不知道。但是如果问他们知不知道魏永康,那肯定所有人都知道。

但就是这样一个全县都知道的天才,马上要读完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的时候,却被中科院劝退了。

而被劝退的原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生活无法自理

从小就是连跳几级的天才儿童,居然生活无法自理,这可能吗?所有人都不相信,但现实的确如此。

神童的没落:13岁上大学,17岁被劝退,母亲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魏永康考到中科院的时候17岁,不仅是智商高的天才,同时也是身体健全的正常人。这次出门求学,他拒绝了母亲要陪读的提议,他认为自己是个大人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但是到了北京之后的魏永康,很快发现了,离开了母亲,即使自己是个天才,也寸步难行。

因为从小母亲对自己的教育,他不知道怎么跟别人交流,在北京也没有什么朋友。平时同学之间的聚会,从来也不参加。

神童的没落:13岁上大学,17岁被劝退,母亲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宿舍里看书,不知道怎么跟自己的导师沟通,自然也没办法完成论文。

如果说是学习上的事还好说,关键是生活上的事

在生活方面,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生活无法自理。人们常说的“冷暖自知”在魏永康这里行不通,他仿佛成了一个无知无觉的人。

诸如洗衣服不知道加洗衣粉,吃完饭不知道洗碗,拿水冲一冲便觉得可以了,等等在同学眼中邋遢至极的举动,他几乎都干了个遍。

2003年,20岁的魏永康马上就要读完硕士的课程了,但是这个时候学校却通知他被学校劝退了。

神童的没落:13岁上大学,17岁被劝退,母亲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这个消息也很快传到了魏永康母亲那里,母亲哪里能接受得了这个噩耗。但学校的通知已经下来了,原因就是生活上的“低能”。

眼看无力挽回,失望至极的母亲对着魏永康就是一顿怒骂,更甚至还说出了更加恶毒的话:“你怎么不去死!”

一个母亲对着自己的儿子,让他去跳楼,诅咒他被车撞,让他去死。这得有多大的怨气,这又得有多失望才能说出这些话啊?

神童的没落:13岁上大学,17岁被劝退,母亲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事实上,魏永康的确在生活上无法自理,不能继续自己的学业。但是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他是天才啊,生活中的琐事就算做得不好,但至少能够自理啊。

这位从小被人誉为的天才儿童,经历了什么,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一切都是他的责任吗?

两岁的魏永康就让身边的人见识了自己的天才一面,从小就是其他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那13岁就上大学的魏永康兑现了自己的天赋吗?

1983年,魏永康出生在了湖南华容县,魏家的条件很一般,远远谈不上富裕。

神童的没落:13岁上大学,17岁被劝退,母亲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魏永康的父亲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但是因为在战场负伤,退伍后瘫痪在床。

一家的生活重担就压在了魏永康母亲曾学梅的身上。

彼时的曾学梅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在魏永康出生后,像许多当时的工人一样,将孩子一起带到工厂,既不耽误工作,又能照看孩子,后来的厂区幼儿园就是发现了这一现象才应运而生的。

魏永康一岁半的时候,路还走得不利索,但他很是安静,常常一个人窝在母亲工作的工位旁玩耍,偶尔会捡些小石块在地上比划。闲暇时,曾有工友上前逗他,许诺要是能写出字来,便奖励给他一颗花生。

神童的没落:13岁上大学,17岁被劝退,母亲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正在长牙的年纪,乳牙没长多少,但是看见有吃的,小小的魏永康来了兴致,只见他像模像样地写下一个“人”字,倒真的得了一颗花生。

从那以后,写字成了他最爱的游戏,因为多写一个字,各种小吃就会接踵而至,今天是颗枣,说不定明天就变成了冰糖。

没几天的时间,工厂的一堵墙上就写满了小魏永康亲手写下的7、 80个字,工友们纷纷感叹,更用天才来称呼他,而作为母亲的曹雪梅看到了异样的光彩,她一定要好好培养儿子。

就这样,魏永康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继续用自己逆天的天赋,惊掉所有人的下巴,成为其他家长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神童的没落:13岁上大学,17岁被劝退,母亲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2岁就会写上千个字,8岁考到了重点中学。

1996年,13岁的魏永康以602分的高考分数,考到了湘潭大学物理系。

不仅是上学时的连续跳级,在上学期间,他还参加了无数次各种竞赛,拿奖拿到了手软。

这样的表现,让魏永康成为华容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小明星”。

魏永康也因此被省城的记者“发掘”到了,对他从小到大的经历,大肆报道,也让更多人得知道了魏永康。

在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之后,当地的报纸上还特意报道了此事,他也被媒体誉为东方“神童”

神童的没落:13岁上大学,17岁被劝退,母亲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她曾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的确,这是一种很好的寓意,但这又是一种偏见。

魏永康在考上中科院之后,本以为前途一片光明,但结局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面对自己一手培养的天才,曾学梅更是破口大骂。

退学后的魏永康后面的路怎么走呢?他现在生活得怎么样?

神童的没落:13岁上大学,17岁被劝退,母亲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曾经被中科院劝退的魏永康,现在如愿地拿到了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专业的研究生毕业证书,弥补了自己多年的遗憾。被退学到再次拿到研究生毕业证,魏永康都经历了些什么?

对于魏永康的学习,曾学梅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她认为一切影响魏永康学习的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她禁止魏永康跟其他孩子交朋友,一起玩耍。如果有同学给魏永康打电话让他出来玩,曾学梅都在电话里谎称儿子不在家。

目的就是不想让儿子因为玩耍而浪费时间,影响学习。

神童的没落:13岁上大学,17岁被劝退,母亲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在生活上,曾学梅更是“面面俱到”,除了学习,她几乎不让儿子沾手任何事物,然而就是这样的没有后顾之忧的操作,才最终导致曾经是少年天才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低能儿。

退学后的魏永康重新做回了孩子,他一步一步从头开始学习如何生活,洗衣做饭整理家务,还有照顾他常年瘫痪的父亲。

内心的强大让他重新做回强者。

2005年,魏永康只身来到上海工作,在这里他不仅自己独自生活,还遇到了未来的妻子-付碧。他体会到了春心萌动的感觉,有了想要和这个女孩在一起的想象,更甚至还希望能和她共度一生。

神童的没落:13岁上大学,17岁被劝退,母亲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而付碧自然也看出了这个男人的真心,在她的陪伴下,魏永康变得有担当,两人相恋三年,最终在2008年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还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人生至此凑成了“好”字。

魏永康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书呆子,原来那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天才了。结婚生子之后的他非常接地气,不在天天钻到书里。他会和妻子一起做家务、照顾孩子,闲暇时他也会来一场郊游,和家人体会人生的美好。

后来,在妻子的支持下,魏永康顺利的考入北京工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几年攻读,也顺利的拿到了硕士学位。

神童的没落:13岁上大学,17岁被劝退,母亲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昔日的天才,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但是也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学会了如何生活。现在的魏永康拿着不菲的年薪,和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而多年后曾学梅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曾经的她把自己的愿望强行的寄托在儿子身上,把儿子的人生当成自己的人生。但是幸好,她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看着儿子一家幸福的模样,想来也是幸福的吧!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噩耗再次降临他的身上。2021年11月9日,魏永康却因病离世。神童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但同样让人唏嘘。

天赋固然可贵,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拔苗助长带来的后果永远是营养不良。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起点决定不了一切,跑到最后的人才是人生赢家。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