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社区开始。10月1日上午,“小陶子知行宝山”品牌活动在宝山区党建服务中心火热进行。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小陶子们阅读建筑、触摸党史,开启了特别的红色之旅。
经过资料查阅、实地勘测、模型绘制、激光切割、模型搭建等工序,就像是变魔术一样,一座倾注心血的红色建筑模型——上海解放纪念馆,在小陶子们的亲手搭建下,变得栩栩如生。“可触摸”的党史,既入脑也入心。

“我们怀着无比敬畏之心,跟随老师一起对解放纪念馆进行测绘、完成模型配件的制作和组装,‘零距离’地学习了红色建筑背后的故事。”朱理瑞同学说道。而在旁指导的青年党员教师们,时不时地启发学生从建筑本身出发,引导学生发掘红色建筑所蕴藏着的党史元素。这些青年党员教师均来自宝山区教育系统“青蓝工程”学员,由他们组成的“青语”宣讲队,既承担着红色建筑的讲解任务,又作为拼搭建模的指导老师,其意义深远。
来自宝教院附中的党员教师黄嘉恒就是其中一员,他在选择建筑的时候,将宝山区域内上海解放纪念馆作为首站,就是希望广大青少年学生走进身边场馆,在阅读建筑和拼搭建模中,参与党史学习教育。
宝山教育依托“小陶子知行宝山”品牌建设,将建筑中的红色基因转化为“可看、可听、可做、可讲”的生动教材,不断拓展学习实践载体,赋予红色建筑新的生命力和时代寓意。
“在制作过程中,我耳边响起一首歌《如愿》。是革命先烈们舍生取义,换来了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参与制作的张浩然同学说道。构建的是模型,“触摸”的是党史,一场与历史的“对话”,在寻访、测量、搭建中形成。正如歌词所唱:“我将梦你所梦的团圆,愿你所愿的永远,走你所走的长路……”

顾家同学的妈妈陆女士是一名80后党员,“通过这样沉浸式的党史教育实践,孩子们不仅能真实‘触摸’到党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我也同样被激发了对党的深情和作为青年党员的赤子初心。”这位80后家长深情告白。
为进一步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及实效,宝山教育工作党委成立的“青语”宣讲队,特聘青年党员教师担任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实践系列的理论讲解员、拼搭指导员。

“学生们制作模型前,先深度了解历史,继而触及内心,可以说是在小模型的推动下铸就起一份份大情怀。我想,这也是党建工作与教育工作巧妙融合,在了解红色建筑的过程中,厚植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朱英介绍说。
下一步,宝山教育将持续用好用活红色教育资源,与区党建服务中心着力将红色场馆打造成为“主题教室”,把红色故事作为“活页教材”,让青年党员教师成为“宣讲导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少年中走深走实,让信仰的种子深植青少年心中。
栏目主编:徐瑞哲
来源:作者:龚洁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