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脑和右脑分工不同,左脑主导理性;右脑主导感性。日常娱乐方式代表着左右脑使用情况。
当我想不出要写什么的时候,也曾有过怀疑,当我因忙碌而抽不出时间时也有过犹豫,可最终我都会将这些怀疑犹豫否定,重新坚定的打开电脑敲下第一个字。
前天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做视频而选择了文字?我的答案是我可以写明白,但说不明白。实际上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写字可以有思考的时间,而视频需要在短时间内表达,我要注意镜头表情、穿着打扮,直接的结果就是忽视了要讲的内容。而写字没有这些要求,我只需要坐下来思考就好了。
于是想到了关于人体中的左右脑分工。国外两个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经常看视频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相连得出结论:视频主要在和我们的身体互动,而不是心智对话。阅读是在与左脑交流,而视频是在使用右脑。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也就是说我们看视频时主导理智的左脑会休眠,因此对于习惯于视频的人来说,阅读是痛苦的,更不愿意忍受使用左脑。
视频是一种口语化的媒体,刺激着人的神经,吸引了人的短暂注意力,让我们快乐,也更接近我们的生活。
阅读文字是双向互动,视频是单方面输出信息。目前我们正从占支配地位的阅读到被动接受视频发展。视频支配右脑,使读者更有可塑性、直观性,也更容易学习到新知识,这是优点。但我们整天刷着视频到底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还是让人焦虑的事情呢?
阅读正在被冷落,尽管我们知道视频有时带来的感受与阅读不同,但还是会控制不住的懒懒的躺在沙发上点开手机,去享受视频带来的快乐。
这是现实,可我既坚持阅读和写字,也刷视频,只是用在阅读和写字的时间较多。如果按左右脑分工来分析的话,我是不是比较理智?这一点我无法判断。但若说是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来说,坚持阅读应该会有好的结果。
百年后,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没有留下,而在互联网上的某一个角落里,有过我分享的内容。即使渺小如尘,我也用最真的情感来用力表达着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而不是别的任何的一个人。
通过每天不断的更新,让我打开了记忆之门,以往的感动过我或不能释怀的在我不断的梳理中重新闪现。往前看几年、十几年,每一件事是否都记得很清楚呢?年少时的同学有的已记不起名字,过往的一切经历并没有记住多少,哪怕经历时是多么的情感真挚,也挡不住时间流逝带来的遗忘,那些曾经的美好或不美好都显得苍白无力。
往事不可追,只能通过文字来记录。文字记录就是在不断地打捞记忆,避免遗忘的一种有效方法。
所有的故事和情感都可以通过文字来表达,多阅读才能学习到更多的表达方式。一个人无论贫富贵贱,也无论活得幸福还是痛苦,人生苍白或精彩,都应被记录。
照片、视频、文字……无论通过哪种方式记录,都在证明着自己。只是建议在短视频盛行时期不要放弃阅读,适当地使用一下左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