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段视频,是一名经常把“隔壁王奶奶”挂在嘴边的自媒体人介绍“王奶奶”的。视频中他请来几位老太太,用以解答大家对其节目中“不露面的王奶奶”是谁的疑问。他回答的大意是,“王奶奶”是集中了很多优秀品质的老革命,是新时期发扬革命传统、不忘初心、争取更大光荣的人。他一会儿给老太太按摩,一会儿给老太太“打千儿”,说见了这样的奶奶,就该施以这样的最高礼节。
驾驭|王怀申
在他以往的节目中,这位“王奶奶”总在关键时刻指正事实,或者吐出一两句精辟的话来,为他的报道或批评点睛。我想这位自媒体人走入了几个误区。
他可能觉得,他说“隔壁王奶奶”云云,透着“接地气”,其实不然。“王奶奶”没在“隔壁”,她身份那么高贵、经历那么辉煌,话说得切中肯綮,像一个哲人、一个通人,世上凉热全知——他“接”的不是什么“地气”,而是“天气”。
他也许觉得,借“王奶奶”的口说话,是一种逗趣,令话风活泼,其实不然。因为他不是说相声——相声可以“现挂”,随意拉来一位张三或李四,让张三或李四把话说得俏皮和花式便好。他是在说新闻——新闻的直接引语,连标点都不能错,是要打引号的。受众对于相声之类,听的是一个热闹,对于新闻,听的却是真人真事。
他或许觉得拿“王奶奶”说事儿显得真实,其实不然。既然他是在报道新闻事件或议论新闻时,提到“王奶奶”的,王奶奶就该真是王奶奶。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管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均应遵行这个原则。他暗中拉来莫名其妙的“王奶奶”站台,是“站”不牢靠的——受众对于他所说新闻的真实性,以及对他的议论的精当性,就要打一个问号。新闻和新闻评论,都不是写小说。小说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某些事迹来塑造人物,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而颇似小说人物的“王奶奶”,是不能为新闻背书的。
拍摄过后|鲁 楠
打从自媒体问世,一些自媒体人从心所欲、口若悬河,制造的谣言满天飞,害人匪浅。我没有说上述这位自媒体人造谣,但是他以狡黠的“艺术”手段忽悠人们,神化“王奶奶”以拔高自己,披着尊敬“王奶奶”的外衣给自己“打千儿”——“王奶奶”正是这自媒体人自己——收获了流量和众人的青睐、打赏,是不厚道的。
魔幻的是,涉嫌自出机杼,自欺欺人,用自媒体把自己扮演成一贯革命的先锋,也即令众人仰慕并膜拜的“王奶奶”之类,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当今世风之一景。
上述这位自媒体人,还真在写小说,他的“隔壁王奶奶”,或将成为当代中国网络文学典型环境中的一个独特的典型人物。
魔幻现实|孙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