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或者未知的情况,我们往往会在内心几倍放大它的难度。很多时候,恐惧把我们吓跑了。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你去做了,会发现,你战胜它了。
01
就拿开车这件事来举个例子。
在还没正式开车之前,我一直觉得这太难了。路上那么多车,路况那么复杂,除了随时有一些不守规矩的司机乱串,还有时不时突然串出来的行人。
要是一不小心,把油门踩成刹车怎么办?
想想都很可怕啊~
所以,很长时间里我都对上路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我觉得我这辈子大概是不敢开车上路的。
一度我真的很羡慕开车开起来很飒的女生。
但是,这又不符合我的性格。而且在这个时代,开车是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技能。越是有挑战的我越应该去克服,不能被它左右。
所以,我还是考驾照了。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还是不敢独自上路。
直到,我们买了自己的车。
买了车,就开始有想要去征服它的欲望了。
然后,尝试第一次上路。
第一次上路很有意思,全身僵硬,虽然没有很热,后背还是都湿透了。时速大概在30公里,后面的电动车都看不下去,超我而去。
前几分钟有点慌,很快我就适应了,咦,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接着,现实就给了我教训。因为距离判断失误,我就把路边的一辆三轮车刮倒了,还赔了对方200块钱。
在那次之后,我对开车这件事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首先,它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路上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和其他车保持安全距离,哪怕对方突然变道、刹车,我也有足够应对的时间。
还有一点,只要自己不随意变道,是不用太管旁边的车的,主要跟前面的车保持距离就行。
判断路况要有预见性,才不会经常出现急刹急停。
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对于距离的判断还不准确,所以不要相信自己的感觉,要留出足够的空间。
……
这些都是在我一次次开车上路后总结出来的。
慢慢地,女司机就变成老司机了。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过程。
我不是一开始直接上路的,而是先报名考了驾照。我想,教练总要负责把我教会吧,我总能拿到驾照吧?
然后我就慢慢地考到了。
后来独自上路也是,先开一段短程的,开慢一点。后来慢慢地速度变快了一些,也敢变道了。
在开过大概2万公里后,我大概也能算个非典女司机了。
在这过程中,除了第一次开的时候把旁边一辆三轮车刮倒以外,其他的主要是自己撞撞柱子刮刮车漆什么的。
对于这个,我是有预期的。新手+新车,刮刮蹭蹭是很正常的。所以当真的刮到蹭到的时候,我并不心疼,也不慌张。只要不是和其他车发生事故,或者撞到路人,其他的我都能接受。
如果想去挑战一个自己觉得有难度的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先从一个小口子开始突破,而不是先把一整个过程都想明白。
想得太多,反而会让我们畏畏缩缩。
02
再说公众号运营这件事。
大家都在说现在公众号涨粉不能光靠写,主要靠运营。
也就是说,如果我想搞好公众号,我不仅要写文章,还要去搞一堆运营的技巧,可是我从哪里开始都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个运营法?去哪里学习运营的技巧?怎么才能快速涨粉?
想到这里,就足以让一个人打退堂鼓了。
但是如果我想把这件事搞下去,我就不应该想那么多。我首先要想的是,怎么确保自己能写得出文章?
这个有办法,我可以多看其他人写的文章,然后多输出,一开始不要太讲究阅读量涨粉量,否则一下子就把自己的热情全部磨没了。
在第一阶段,我的目标就是,先能保自己能写出2000字。
这样我就在看起来难度很大的一件事里找到了一个小小的突破口。
开始写了,就努力去找志同道合的圈子。然后经常浸淫在其中,看看其他人一些分享。就会有人写到怎么运营的事,加一下对方,真诚地聊聊,可能他就会给到一个很中肯的建议。
然后再按对方的建议去试试。
这感觉,是不是有点像要打碎一块大石头,先找一个最易碎的角落,使劲地敲,直到敲出一个裂痕,然后沿着裂痕再用力,最后一个口崩了,后面其他的也会慢慢跟着裂开。
最近的小红书也遇到了这个情况。这几天终于开始发视频了,但是数据惨淡无比。讲真,是挺打击人的。
但是我能因此放弃吗?当然不能啊。一个是,现在放弃,我都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另一个是,既然知道了这是最重要的事,放弃了,就啥都没有了。
所以我现在的做法就是,先保持更新,在这过程中不断去研究。
为什么要保持更新,就是怕自己以“研究“”学习“为借口,停下来之后就无限拖延。
03
但是,还有多久才能研究出道道?真的不知道啊,所以,这种未知带来的感觉就很折磨人。
这让我想起以前考研,还是刚开始学写作的时候。
那个时候我就想,如果有人能告诉我,你一定会考上,我写作一定能写出成绩,那我现在再怎么坚持也没关系。
现在回头想,当时这种想法真是有趣,且愚蠢。我们总是太过追求确定性,同时对未知过度排斥。
我后来是怎么重新踏上写作之路,就是我跟自己说,接下来半年,坚持去写就好,不要考虑出不出爆款,变不变现。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你听过“飞轮效应”吗?意思就是,各个模块之间有机地相互推动,就像咬合的齿轮。
飞轮效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它从静止到转动需要较大的力气,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一旦有一个齿轮转动起来,整个齿轮组都会跟着飞速转动。
那我们现在在做的、觉得很难的事,可能就是在转动一个巨大的飞轮,那它一开始可能确实是很难的。
但是只要我们持续地去推动,到了某一个临界点,它就可以飞速转动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的付出和收获,不是线性的。
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起码动力上恢复了一些。
哈哈哈,写到这里,我自己的心情也舒畅多了。这大概就是写作的疗愈作用。
所以我真的建议所有人,如果你心情不好,就去写作吧,哪怕是日记,也是给自己一个倾述的树洞。
今日就酱,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周了~
原创不易,如果文章对你有启发,点个赞或者在看,我会更爱你哦~
期待得到你的关注,让我们一起保持精进,奔赴美好~
—————————————
我是小企,坚持 5 点起床的早起星人。
自媒体副业变现11W+
分享关于个人成长、职场、写作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