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还在乱喝茶?行家提醒: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2022年08月20日17:17:29 资讯 1375

茶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藏饮品,能经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传承至今,说明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一种纯天然的饮品,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有研究证明,喝热茶能很好地消暑解渴,消暑去燥效果比冷饮要强好几倍,还对身体好处多多。

入秋还在乱喝茶?行家提醒: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 天天要闻

在我国喜欢喝茶的人很多,尤其是中年人,那更是把喝茶当成一种爱好,每天不喝点茶就感觉缺点啥。不过喝茶虽好,也要讲究方法,正确地喝茶才能事半功倍。

已经入秋,喝茶更要讲究,行家提醒: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入秋还在乱喝茶?行家提醒: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 天天要闻

入秋还在乱喝茶?行家提醒: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3不喝”

一:不喝隔夜茶

隔夜茶就是存放时间过久的茶(一般超过12个小时)。天气冷的时候还好,隔夜茶喝了也没啥事,但秋季依然高温环境下,茶汤和茶叶容易变质,滋生细菌,所以不建议喝久放茶。而且,茶汤凉了之后,对肠胃刺激性较大,喝了不好。

入秋还在乱喝茶?行家提醒: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 天天要闻

二:不喝浓茶

秋季需要大量补水,有些人喝茶的时候就喜欢“牛饮”,一大杯茶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这是不好的习惯。喝茶应该少量多次,尤其是浓茶,更不能一次性喝多,很容易造成“茶醉”的现象,会头晕难受!

三:不喝变质茶

茶叶存放时间过久,或密封不到位,就很容易变质。变质茶的气味会由清雅悠长的香气变成难闻的霉味;而且茶叶色泽、口感都会变差,更重要的是变质的茶叶中会滋生霉菌,喝了有害身体。所以,家里的茶若变质了,千万别不舍得扔!

入秋还在乱喝茶?行家提醒: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 天天要闻

“2喝”

1.喝花草茶

进入秋季后,天气渐渐转凉,但空气还是特别干燥,秋季养生重点在于养肺,清肝、舒肝及护肺,要想达到这些目的,喝花茶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

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加强,花草茶成为一种大众饮品,茶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种类有其不同的功效价值,常用花草泡水饮用,对身体可起到一定的调理功效。

入秋还在乱喝茶?行家提醒: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 天天要闻

►云台冰菊

菊花茶唐朝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并且随着菊花茶越来越受欢迎,品种更是越来越多,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来自焦作怀菊,具有不俗的补水、降温去燥的作用,对身体也十分有益。

入秋还在乱喝茶?行家提醒: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 天天要闻

焦作怀菊也叫云台冰菊,种植于冲积平原中,土地中的养分较多,较长时间的阳光照射及足量的雨水,共同打造出了不凡的品质。在每年盛开之时,采用纯手工采摘、人工晾晒及最原始的烘干办法,共同打造出了原生态无污染的云台冰菊。

入秋还在乱喝茶?行家提醒: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 天天要闻

云台冰菊需要用沸水冲泡,温度越高菊花在杯中盛开的就越灿烂,最终呈现绣球般精致的花朵,浅黄澄明的茶汤,清新馥郁的菊香,入口鲜甜感十足,口感顺滑清爽,喝完满口留香,补水止渴,令人回味无穷!

入秋还在乱喝茶?行家提醒: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 天天要闻

2.喝绿茶

秋季的时候想要补水润燥,那么首先推荐的就是去选择多喝茶了,特别是选择多喝绿茶很不错,我国的绿茶生产历史非常悠久,而且品类也同样众多。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其外观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具特色,在帮助补水的同时,其中还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说秋季大家应该经常喝。

入秋还在乱喝茶?行家提醒: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 天天要闻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产于杭州市龙井区,龙井既是茶名亦是地名,十分独特,当地人这么形容它“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由此可见,其品质之高

龙井是口感鲜嫩的“极品绿茶”,故冲泡时水温不可高,85°水温最好,泡好的茶汤鲜嫩清高、味醇浓厚,带有一股悠然的兰香茶韵,引人沉醉其中,回味无穷。

入秋还在乱喝茶?行家提醒: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 天天要闻

秋季喝茶养生是不错的选择,怎么喝茶才是大学问,行家提醒:牢记“2喝3不喝”,清凉降温好处多!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