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妈妈》这部剧最初是在朋友圈转发的视频里看到的,当时因为各种忙,就没注意。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苏青面对大儿子小夫抓狂的片段,那种伤痛不禁直冲心头。
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我非常理解苏青 的选择。女人到底要事业还是家庭?对于曾经做过十几年中高端招聘的我来说,非常明白女人的软肋。面试的时候,如果是30+女士,客户一定会问到家庭,孩子,问你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事实上,家庭和事业很难平衡,天平总要有所偏移。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一心扑在事业上的夫妻双方,总要有一个慢慢回归家庭,只是权衡双方利弊后的博弈。可能会不甘,可能会不适,甚至可能会委屈,但至要莫若教子,一切都值得。
苏青作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和丈夫李修平的业务能力不相上下,苏青不甘自己辞职转为全职太太。其实,更多的是,丈夫的不理解,不支持,不尊重。在他眼里,自己,家庭和孩子,任何一个都比苏青更重要。从始至终,李修平的眼里都只有自己,他在乎的也只是自己的感受,从来都没有想过苏青想要的是什么。他似乎忘记了两人最初打拼的辛苦,他认为妈妈照顾孩子理所应当,却忘了自己也是孩子的父亲,自己也有责任也有义务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
面对丈夫的不理解,苏青是隐忍的,哪怕后续李修平出轨,苏青为了孩子也选择了不离婚。她以为妥协会让家庭幸福,可是自己都感到别扭,又怎么能带给家人快乐呢?这个家里没有人是真正快乐的。两个孩子拼命想讨好父母,爸爸拼命想让家人活成他想要的样子,妈妈委曲求全,想活成家人希望她成为的样子。每个人都不快乐,因为每个人都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幸好,随着妈妈的陪伴,大儿子小夫看到了妈妈的不易,理解了妈妈。一个叛逆的孩子开始回归,开始为妈妈分担解忧。而李修平也后悔,想修复和苏青的关系。他让二儿子和妈妈说想去公园玩,因为之前自己和苏青经常去公园散步,公园有他们美好的回忆。仪式感,对有些人来说,可有可无。但大多数女人对仪式感却十分看重,为什么?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仪式感,是对生命的梳理,开始或者结束;是对感情的铭记,温暖或者悲伤;是亲密的见证或允诺。《小王子》中的狐狸这样说仪式感:“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苏青是幸福的,小夫告诉她:“不要为了我们委屈了自己,你要做我们一辈子的榜样,你要继续闪闪发光。”于是她和丈夫离婚,重回职场,做回自己!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了自己!哪怕全职太太,也不要委屈了自己,只有你是幸福的,只有你是每天向上的,孩子才是快乐的!
生活中,有很多“苏青”式的妈妈,一时的委屈求全,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愿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妈妈,每一个孩子,每一位父亲,心中有爱,都能活成一束光!